船隊于六月底到達了馬德拉斯,連檳城這一帝國南洋首要之城都沒有進,而得到的消息卻是觸目驚心的。
莫臥兒王朝崩潰速度之快,超過了申京預料,國土超過百分之六十的區域已經淪陷,其中大部分是德干高原,地理上已經完全處于劣勢,大量的莫臥兒貴族向印度斯坦帝國投誠,反戈一擊者層出不窮,號稱世界征服者的奧朗則布,或許是因為年紀大了,消磨了曾經的氣概,也早已跑路,坐船逃到了馬德拉斯,只留下兒子帶領全國應對進攻。
好在因為天氣炎熱,印度斯坦帝國的軍隊沒有全面進攻恒河流域,但已經形成了三面包圍。
而更精確的消息是,印度斯坦帝國的精銳軍隊七萬多人,由皇帝李君度親自率領,圍困了沿海城市馬德拉斯。
這座城市在后世被改名為西奈,在十七世紀是英國東印度公司的總部所在地,八年前,帝國向英國宣戰后,英國在好望角以東的全部殖民地都被帝國接納,就連英國東印度公司都瓦解了,除了少數位于印度斯坦境內的殖民地歸屬了李君度,其余都成為了帝國的地盤。
在爆發戰爭后,帝國印度洋司令部迅速向馬德拉斯調集兵力,這里已經有三個旅的陸戰隊和加強的炮兵部隊,僅僅是戰斗部隊就超過了兩萬五千人,還有七千多撤退下來的莫臥兒帝國的士兵。
借著追擊莫臥兒帝隊的機會,印度軍隊向馬德拉斯發動了試探性進攻,結果遭遇重創,雖然印度斯坦帝國的精銳陸軍比之歐洲一些國家的陸軍還先進,已經全員燧發槍化,但在已經裝備了線膛槍和線膛炮的陸戰隊面前還不夠看,陸戰隊根本沒有露面,就在四公里外,用榴彈把印度斯坦帝國的線列步兵打了個七零八落,一個小時的炮擊打死了一千多人。
此后雙方接觸,印度一方稱誤會,不知道馬德拉斯是帝國殖民地還以為是莫臥兒帝國城市。帝國一方說是誤擊,還以為是附近土賊來襲,未經確認就進行炮擊。雙方維持了暫時的和平,一直到李君度親自圍城。
李明勛父子抵達之后,對守將表示了贊賞,這種沖突沒有讓雙方關系破裂,反而讓對方認識到帝隊的實力,對接下來的外交接觸非常有利。
這父子二人對奧朗則布的幾次求見都沒有接觸,尤其是李明勛,在前帝國時代,他就派遣使者前往接觸過奧朗則布的莫臥兒帝國,當時的奧朗則布是次大陸之主,對李明勛投去的橄欖枝不屑一顧,甚至因為帝國在南洋天方教地區的擴張行動,而大發雷霆。
至于李君威,更不想見奧朗則布,如果沒有李君威,奧朗則布現在還是次大陸之主呢。
“很奇怪,非常奇怪。”李君威走進了父親的臥室,對他說道“我派去的人只帶回了大哥的信,而且還不是親筆信,并未見到大哥,只是見到了李昭奕那個臭小子,他是大哥軍隊里的大將,全軍上下唯他馬首是瞻。”
李明勛打開了書信,看了一遍,發現只是問安的書信,寥寥幾筆,一點不涉及重要情況。李明勛也覺得奇怪,就算大兒子不愿意身涉險地,來馬德拉斯相見,也應該邀請自己去對方營中,父親兄弟不遠萬里趕來,如此怠慢,著實說不過去。
“難道老大根本就不在營中他去了北方,籌謀下一輪的進攻”
李君威搖搖頭“不會,我已經得到確鑿的消息,北面的軍隊已經因為濕熱爆發的傳染病,就連馬德拉斯正面的軍營也是如此,這種規模的傳染病,就算是撤兵也是理所當然的。”
“會不會是障眼法”李明勛問。
李君威思索良久,終究還是搖搖頭,決定再去探一探,在接下來的半個月里,李君威甚至主動去了一趟印軍營地,但依舊沒有見到長兄李君度,只不過次大陸的局勢卻在一百八十度轉彎。
阿格拉的帝國使館,果阿的代表處和檳城相繼收到了來自印度斯坦國的國書,表示愿意接受帝國太上皇的調停,與莫臥兒帝國實現停戰,于此事同時,馬德拉斯的李明勛父子和奧朗則布也收到了相同的外交文件,但問題是,因為沒有見到李君度,李明勛父子還未正式提出調停。這二人是準備先談親情再談國事的,這消息驟然到來,父子二人還以為是對方私自做了什么決定,在吵鬧一番確定沒有后,又問公主李筠婼,是不是她偷偷干了什么,李筠婼大喊冤枉,她是從來不牽扯到政務之中的,此次出海,只是一門心思的照顧父親的飲食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