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明勛直接向使者提出先見兒子李君度,但使者這次拿出來李君度的親筆信,表示先公后私,非得先停戰談判取得結果,再父子相見,而且也不是在馬德拉斯見,而是要去阿格拉見。
這又讓李明勛父子搞了一個稀里糊涂,不知道這是干什么,但他們確定的是,李君度已經返回了阿格拉,留在前線的主帥是李昭奕,就連停戰談判的事都由他負責。
雖說稀里糊涂,但是談判還是要談的,畢竟實現停戰與和平,原本就是帝國的訴求,原本想著打一仗再說,現在不打就行,何樂而不為呢。
印度斯坦帝國方面的代表因為勝利而變的驕傲,可是雙方坐到談判桌前,那場面卻是帝國一方占據了上風。
“孫崽,說說吧,老大想要什么好處”李明勛吸著一根煙,很隨意的問道。
李昭奕到底代表一個國家,雄赳赳氣昂昂的來談判,見了對方代表,立刻矮了兩輩,瞬間有些無語,結果李君威說道“兒砸,別生分了,都是自家人,敞開天窗說亮話。”
一個孫崽一個兒砸,叫的印度代表這邊瞬間泄氣。輩分上的虧就是啞巴虧,怎么都得吃,可是實際利益上,李昭奕卻沒有一點讓步的意思。開口就要走了全部的德干高原,莫臥兒帝國百分之五十五的土地都沒了。
李昭奕以為自己漫天要價,對面得落地還錢,沒想到的是,眼前這爺倆直接就同意了,連猶豫都沒有猶豫。
至于奧朗則布退位,換上年輕的皇帝,向印度斯坦稱臣納貢,派去質子等等條件,全都同意了。根本不用征求奧朗則布的意見,帝國就同意了一切。
在李君威看來,要實現切實迅速的停戰才是第一原則,只要莫臥兒帝國還在,保持著恒河流域這一核心區域,那次大陸的均勢就沒有改變。眼前的戰爭失利,是因為帝國被印度斯坦戰略欺騙所致,這種事不會有第二次了,只要停戰下來,帝國就以幫助莫臥兒帝國訓練一支比印度斯坦帝國還先進的陸軍,下一次再把失去的奪回來就是了。
一直到談判結束的時候,李明勛父子也不知道為什么李君度會做出這樣的決策。
按理說,印軍應該再打一打,爭取占領更多的土地,在談判桌上賺取一些砝碼,至少打到帝國主力軍隊抵達。
但和談的結果傳達到國內,也引發了軒然大波。南洋地區出現了比較大的反彈,認為這是帝國的退讓,是皇室出賣國家利益。實際這些都是一些噱頭罷了,他們真正擔心的是利益受損,因為莫臥兒帝國一下損失了超過一半的國土了三成的百姓,而莫臥兒帝國比之印度斯坦帝國更多南洋開放。
在申京,則是一片叫好之聲,因為印度斯坦帝國這些年也在對外開放,尤其是建設鐵路、港口,引進蒸汽動力的機械等,很多訂單都是采購自帝國本土,兩國沒有發生戰爭,那么這些商業活動還能繼續,不會因為關系緊張和資金鏈中斷而終止。
如果爆發戰爭,本著軍事資源就近采購的原則,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南洋的輿論環境比較差了。
七月十七日,在李明勛抵達馬德拉斯不到二十天的時間,和談宣布結束,奧朗則布拒絕承認和談結果,要求繼續打下去,但根本沒有人理會他,等他率領親信返回首都,那里已經完成了改朝換代,失魂落魄的貴族們可不想打下去,在奧朗則布還未抵達之前,就立刻擁立擁有留學履歷的年輕皇子登基,而為了避免奧朗則布整出什么幺蛾子,這位新皇帝效仿奧朗則布的做法,把他軟禁在了宮廷之中。
七月末,黑珍珠號抵達了第烏港,現在雙方的戰爭結束了,和平來臨,印度為李明勛父子的到來準備了盛大的歡迎儀式,印度斯坦帝國的太子,總理朝政的李昭圭親自前來港口迎接,也就是在他的口中,李明勛父子得知了真相。
這不是李君度有什么陰謀,一切行為都是他不得已為之,這個征戰四十年的豪杰,在此次征服莫臥兒帝國的過程中,在馬德拉斯染病,早年因為瘧疾、刺殺等緣故,身體已經不堪重負的他徹底病倒了,在李明勛父子抵達馬德拉斯的前四天,李君度就秘密返回了阿格拉,把前線軍事全部交給了李昭奕,他不是不想見自己的父親兄弟,而是臥床不起,再難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