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頭一看,看到的是個身材高大的青年,駱飛撲上去,與其擁抱在一起,如他所想的那樣,這個叫住他的青年正是當年的侍從處的前輩段毅。
二人好一陣寒暄,駱飛就把段毅和他身邊的兩個手下都叫到了自己的包間。
“段大哥,你也從侍從處出來了嗎”駱飛問道。
段毅搖搖頭,掀開襯衫一角,皮帶上還掛著一個牌子,說道“沒有,是裕王爺讓我來大西洋城看看,你也知道,王爺當年答應了皇上,此生不踏上北美這塊土地。”
“哦,有公務啊,那我可不能耽誤你。”駱飛說。
段毅哈哈一笑“耽誤談不上,沒什么正經事,王爺就是讓我看看這里怎么樣了。我來,就是轉一轉,看一看,連官面上的人都不見。說是公務,卻也是私人差遣,怎么說,這是咱們王爺的封地不是。”
駱飛聽了這話,心情也放松下來,說“那咱們就一起吃,我跟你說說大西洋城的事。”
大西洋城原來叫波士頓,是帝國在北美東海岸的第一塊殖民地,在英國統治時期,就已經是東海岸最大的城市和經濟、海運中心,擁有超過六千的人口。
而在帝國得到這座城市七年后的今天,波士頓已經是一座擁有兩萬一千人的城市,如果算是大西洋城轄區內的兩個鎮十二個村社、兩個牧場和四個農場,人口規模將會達到三萬五千人。
在大西洋城初期,第一批來的移民是流放的囚犯,要么就是貧苦的失地農民,但是很快,這里就出現了一個富裕、文明的移民群體海軍軍屬。
大西洋艦隊是帝國最新的一支艦隊,也是距離本土最遠的,因此待遇也就最好。而與國內的艦隊不同,前來這里服役的海軍軍官至少要服役六年,士兵則是四年,比其他艦隊的服役期長很多。
也是為了彌補長期海外服役,帝國海軍大力支持海軍軍屬前往大西洋城陪同,如果是定居就再好不過。
早在帝國二十九年,一支工兵營抵達了大西洋城,他們組建施工隊,在大西洋城最好的位置修筑民用建筑,既有海軍士兵用的海軍宿舍,也有海軍四合院和海軍獨棟小院。
獨棟的小院是為海軍軍官的家屬修筑的,一開始是獨棟的二層小樓外加花園,后來考慮到愿意到大西洋城服役的海軍軍官多出身不高,家屬也未必有種花的閑情逸致,于是就變成了二層小樓加菜園。
任何一位海軍軍官和三級以上的士官,家屬抵達大西洋城,就可以挑選一座小院作為住所,假如愿意在此地定居,那么就擁有了這座小院的所有權。而普通士官和海軍士兵則住在海軍宿舍,如果娶親或者老婆到了,就可以得到單身宿舍,而如果有了孩子或者其余家屬也到了,就可以住進四合院里。
除了房子,還有專門的海軍學校,從幼兒園到高中全都有,而且包分配,愿意上大學的還可以去西海岸的金州或者西津上學。至于土地,別說海軍軍屬,任何一個帝國國民來到這里,就可以不加任何限制的開墾土地。
而最新的福利就是送李君威來到歐洲的那艘名為飛翔的河南人號的皇家游艇,這艘游艇在送小威廉去往哥尼斯堡后,就來到了大西洋城服役,它的任務就是每兩個月往來于大西洋城與里斯本、阿姆斯特丹一趟,為海軍家屬,尤其是軍官太太們免費前往大城市買買買的機會,而海軍之外的人,則也可以有償使用。
海軍軍屬是第一批高質量的移民,而在老公爺白敬宇成為北美總督之后,經濟的發展又帶來了新一批的移民。這批移民是漁業和航運業的從業者。
要知道,距離波士頓不遠就是世界四大漁場之一,其中出產的鱈魚是歐洲人重要的蛋白質來源,以往這片漁場被英國、荷蘭、法國壟斷,在上一次戰爭中,帝國與法國劃分了勢力范圍,而法國捕魚業本就很弱,根本不構成競爭,英國直接被排斥在外,荷蘭漁船也必須向總督府購買捕魚許可證、鹽等必需品。
而李明勛直接出資,在大西洋城建了一座修船廠,讓本地擁有了維修機帆船的能力,為大量帝國漁民服務。
這些捕魚船的效率遠超荷蘭人、法國人,因此北美殖民地成為了歐洲重要的海產品方,又進一步催生了航運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