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你們去吧,國王安全,我就放心了。”丘吉爾擺出了公爵的架勢,讓兩個年輕人退下。
“公爵,你認為這是一次好機會嗎計劃是不是可以開始了。”托利黨元老問道。
丘吉爾搖搖頭“說不清楚,我們至少要等結果出來,是誰要炸死國王,這一點必須知道。還有,國王的情況究竟如何了。”
丘吉爾在倫敦等了三天,并且在國王遇襲之后的第三天見到了詹姆斯二世,他的身體比較虛弱,臉色蒼白,但有一點可以確定,他真的沒有受傷。
但是,襲擊者的身份依舊是一團迷霧,國王的衛隊抓了很多人,但是當天抗議的有數千人,在爆炸和槍擊之后,一哄而散,根本無法確定是誰扔了炸彈。
在審訊之后,只有幾個人看到是一個女人從裙子里拿出了炸彈,交給另外一個男人實施的,可問題是,那個扔炸彈的家伙被當場打死,而抓獲的人里,沒有一個女人。
幾天時間里,倫敦謠言滿天飛,很多人傳言這是新教徒的陰謀,有人說是逃亡荷蘭的威廉派實施的,也有人說是國內的新教徒實施的。還有傳言,這次襲擊與政治無關,只是因為詹姆斯二世勾引了人家的老婆,這是綠帽男的報復。
而那個被打死的家伙被確認了身份,他不是新教徒也不是天主教徒,而是一個清教徒。他的家人在內戰中全都死了。
但是,爆炸案的實際已經沒有意義了,因為在爆炸案之后的第七天,詹姆斯二世國王在漢普頓宮中去世。
倫敦百姓在當晚只是聽到了王宮方向傳來了一聲爆炸聲,據說詹姆斯二世是在這聲爆炸聲后發出了一聲叫喊,等仆從沖進去的時候,國王用力揉搓著胸口,最終僵硬的死自了床上。
但這是漢普頓宮廷公開的說法,根據王宮仆人們所說,事實或許并非如此,因為宮廷公開的信息中缺乏了一位關鍵的人物,那就是國王的情婦,仆人們可以確信,在國王死的那天晚上,情婦是在場的,只不過,在此之外,再也沒有人見過那位情婦。
發生在議會門口的爆炸案對于丘吉爾等人來說不算是好機會,但國王死于心肌梗塞確實是一個機會,而且是一個絕好的機會,因為詹姆斯二世的所指定的繼承人在半個月前剛剛從倫敦啟程,前往凡爾賽宮拜會路易十四。
在詹姆斯二世死后的第二天,丘吉爾就消失不見了,等他再出現的時候,已經到了蘇格蘭,在消息傳遞到凡爾賽宮的時候,路易十四當即支持詹姆斯二世的兒子成為新的國王,稱之為詹姆斯三世,但英國叛黨行動更快。
四月二十日,詹姆斯二世逝世,四月二十一日晚上,消息就傳遞到了阿姆斯特丹,并且在在四月二十二日,安妮公主出現在了阿姆斯特丹的大廣場,發表了政治演說,逃亡荷蘭的英國人,無論是貴族還是平民,無論是新教徒還是清教徒,無論是托利黨還是輝格黨,全都出席了會議,安妮公主的演說只有一個主題,那就是英國要恢復光榮革命之后的制度,恢復新教的地位。
兩萬多英國人在現場高呼女王萬歲,而阿姆斯特丹的荷蘭人非但沒有覺得爭吵,反而加入其中,在四月二十二日,阿姆斯特丹進行了女王大游行,盛裝安妮公主,不顧肥胖的身材,走遍了阿姆斯特丹的主要街道。
四月二十五日的時候,安妮女王出現在了蘇格蘭地方,與丘吉爾一起宣布進軍倫敦,整個不列顛島上,從貴族到商人,從市民到農夫,安妮公主到來的消息都已經知道,尤其是在靠近蘇格蘭的地區,百姓自發的歡迎安妮公主,而貴族則帶著自己的佃農組織的軍隊加入其中,就連商人也動員了手下的工人,為大軍搖旗吶喊,運輸物資。
從愛丁堡出發的時候,丘吉爾只有兩萬七千人的軍隊,主要是過去幾年,詹姆斯二世中斷了不少軍餉,他只能維持這么多人,但一路南下,抵達倫敦的時候,已經有十二萬的隊伍了,當然,這已經不是軍隊,而是一次武裝大游行。
一路南下,都沒有爆發戰斗,沿途忠于詹姆斯二世的軍隊并未主動攻擊,甚至沒有抗拒,這支隊伍所到之處,英中的新教徒往往自發走出軍營、城堡加入其中,即便是最忠誠的軍隊,也是在大軍抵達之前,撤離駐地,返回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