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一日的時候,詹姆斯三世返回了不列顛,但局勢已經完全不受控制,軍隊秩序混亂,只有原本駐扎在本地的兩千法隊歡迎了他,其余軍隊都以各種理由拒絕調遣,因為倫敦也在配合武裝大游行。
倫敦的商人、工人在兩黨議員的帶領,手持各種武器,包括但不限于槍炮、木矛、鐵鍬、鋤頭和叉子,占領了倫敦的主要街道,釋放了倫敦塔里被詹姆斯二世關押的貴族和官員,雖然他們號稱要保護議會,保護憲章,但這些人加起來足足超過十萬人。
在詹姆斯三世的軍隊抵達倫敦城郊的時候,面對的第一道防線就是由婦女組成的,這些人全都手持鍋碗瓢盆,在街道兩側敲打鍋蓋或者鍋底,抗議饑餓。僅僅是這一點,就足夠讓詹姆斯三世退卻了,他退到了多佛爾港,雖然公開表示要奪回自己合法的王位,但態勢上卻是隨時退回法國的模樣。
只有來自愛爾蘭的軍隊是堅決的,在愛爾蘭得到消息的菲茨詹姆斯立刻帶兵過海峽,登陸不列顛,八千軍隊直接控制利物浦港,并且進軍內陸地區的曼徹斯特,而大軍主力一路南下,企圖控制整個威爾士地區,但遭遇了阻礙。
菲茨詹姆斯可不是他那個根紅苗正的弟弟,直接對阻擋者開槍,順利占領了威爾士地區的主要交通要道,但因為各地反抗,菲茨詹姆斯也不想制造血腥,因此暫時未能實現統治。
而到了五月十五日的時候,安妮公主在一片歡呼之中進入了倫敦城,緊接著,報紙鋪天蓋地的宣傳詹姆斯三世在法國的外交成果,這報紙上,詹姆斯三世與法國結盟,要一起入侵荷蘭,并且同意免除紡織品稅,并且把英國在地中海的利益交給法國,以換取法國給的每年一百萬英鎊的年金。
如此內容,讓英國群情激憤,詹姆斯三世被迫公開他與法國達成的協議,雖然沒有報紙上說的那么喪權辱國,但為了得到法國支持他的王位,詹姆斯三世確實答應了很多有損英國利益的條款。
就此,英國議會宣布詹姆斯二世叛國,失去了英國王位繼承權,英國議會代表全體國民,擁立安妮為女王。
安妮在加冕儀式上宣布,恢復新教為國教,但是實行宗教寬容政策,包容天主教徒和清教徒,恢復十二年前通過的,旨在限制王權的權利法案,同意議會提出的嗣位法,確定英國國王必須是新教徒,因為安妮女王沒有子嗣,因此確定,神圣羅馬帝國的漢諾威選帝侯,也就是安妮女王的曾祖父,詹姆斯一世的外孫女,索菲亞的兒子路德維希為英國王位第一繼承人。
這些政策的公布,讓安妮女王迅速得到了整個英國的支持,在詹姆斯三世所在的多佛爾港和菲茨詹姆斯占領的威爾士地區、利物浦、曼徹斯特等地,和北愛爾蘭地區,都爆發了支持安妮女王的游行,尤其是多佛爾港的市民,敲鑼打鼓的圍住了詹姆斯三世的居住地,沒日沒夜的唱歌慶祝,持續了五天后,休息一天,故意給詹姆斯三世一個破綻,法國駐軍解救了詹姆斯三世,逃回了法國。
休達。
“這是卑職失職,在阿姆斯特丹,卑職就聽聞海因修斯與博哈德來往密切,原以為只是商議對付法國之事,但未曾想過,兩國竟然圖謀英國。”段毅從阿姆斯特丹趕回來,惶恐至極,直接跪在了李君威面前。
李君威捏了捏頭疼的額角,說道“起來吧,事情已經發生了,現在重點是如何應對。”
在李君威看來,段毅是有責任,可這種事誰也想不到,這幾年,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是外交場上的主要議題,而英國第二次光榮革命是完全被這個問題所籠罩,參與的各方,都可用應對法國為掩護,更令人驚訝的是,荷蘭與普魯士這兩個帝國友好伙伴,竟然甩開了帝國單干,這是李君威都沒有想過的。
“調兵,絕對不能讓英國落到新教徒的手里。里爾會議之后,即便是法國與西班牙合并,但因為法國糟糕的財政,已經落入下風,如果再失去了英國,讓英國也與法國為敵,平衡就完全被打破了。”段毅說道。
李君威搖搖頭,調兵遣將需要時間,而倫敦不斷傳來的消息卻已經證明,新政權更得人心。時間已經不在帝國這一方了,除非立刻與法國結盟,但問題就在于,這與帝國戰略又是相悖的。
“你立刻去一趟菲茨詹姆斯那里,我要知道他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