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在愛爾蘭的戰略利益可不是幫助菲茨詹姆斯這個家伙稱王稱霸,而是維持英倫三島的分裂。這也是在帝國有限投入的情況下,唯一可以做到的。
在帝國的支持下,菲茨詹姆斯很快與英國新政府達成協議,他順利的成為了愛爾蘭的終身總督,并且每年可以從倫敦拿到十萬英鎊,大約五十萬帝國銀元的年金。
而隨著英國第二次光榮革命的成功,并且對法國宣戰,意味著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正式爆發,然而,在整個歐洲大陸的大部分區域,還是處于一片安靜之中。
法隊雖然在戰前就開進了西屬尼德蘭地區,但在宣戰后采取的是攻勢防御,并未攻入荷蘭本土。而在萊茵河的戰場,法國與德意志地區的諸邦國相安無事,更多的反而是政治行動,即用各種手段爭取到更多德意志諸侯的支持。
只有在意大利地區,法隊與歐根親王率領的軍隊爆發了幾次戰役,初戰奧地利勝利,之后都是以平局收場。戰役的規模不大,雙方能出動的軍隊數量都不超過三萬人。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與大同盟戰爭相比,從一開始就顯示出了疲軟的狀態。
要知道,在大同盟戰爭之前,法國的常備軍超過了二十五萬,并且在戰爭開始后,擴充到了五十萬左右,與之對陣的大同盟兵力也不遑多讓。但是在大同盟戰爭后,法國財政狀況實在惡劣,常備軍僅僅能維持到十八萬人,而且長期無法更新武器裝備,一些偏遠地區的軍隊甚至長期欠餉。
法國在大同盟戰爭中,通過向帝國貸款,引入帝國先進軍艦建立起來的那支現代化海軍,戰斗力也很堪憂。
早在帝國三十三年的時候,因為財政緊張,法國海軍單方面取消了最后一批訂單,好在瑞典與葡萄牙海軍吃下了這批戰艦。但即便如此,法國海軍的狀況也極度惡化,蒸汽動力戰艦確實強大,但法國沒有配套的工業體系,往往戰艦的修理,尤其是動力設施的修理完全依賴帝國方面。
法國曾經試圖自產一部分零部件,但事實證明,這批手工制造的零部件質量低劣,根本不堪用。因為法國取消訂單,兩國關于海軍兵工廠的合作也被帝國方面報復性的取消。
維持保持海軍戰斗力,法國海軍只能選擇壯士斷臂。封存了一批蒸汽動力戰艦,即便是處于戰備狀態的,也只進行有限的維護,比如蒸汽動力方面,只有船舶主動力按照帝國海軍的標準維護和更換零部件,艦船上配屬的小型蒸汽機,全都增加維護周期,甚至不再使用不再維護。
然而,即便是如此,法國海軍戰艦的戰斗力也在快速下降,因為鐵甲艦時代的海軍戰艦維護保養,遠遠超過了前無畏艦和無畏艦時代,尤其法國海軍處于早期鐵甲艦狀態,比如其裝甲,就是熟鐵裝甲直接釘在木質船體上,非常容易生銹,必須時常更換保養,否則裝甲會直接掉下來。
在過去十年里,法國海軍兩次與帝國合作,一共從帝國采購和授權生產了二十八艘兩千噸以上的主力艦,但現在實際還能作戰的只剩下了十三艘,在戰爭爆發后,路易十四為海軍增加撥款,可是把封存的船下水,把狀態不佳的船只維修好,還需要時間。因此海洋上雙方并未爆發決戰,只有各式破交船在行動。
李君威回休達之后,得到了來自各方面的情報匯總,按照這些情報,戰爭正正經經的打起來,或許要到帝國三十九年了。但休達的貿易卻因為戰爭直接進入了。
因為戰爭,各國都在采買各類物資,數量巨大,而且因為擔心在運輸工程中受到襲擊,各國都希望由中國船只來運輸。休達港口忙的不可開交,來來往往的全都是各國的商人。
回到休達的第二天,本地行政長官就前來拜會,李君威奔波多日,實在是有些勞累,就沒有會見,連著幾日,都有本地要員或者地方代表來見,李君威才感覺不對,他起身后,洗了把臉,對侍從官說道“把永忠叫來。”
不多時,李永忠出現在了李君威的面前,他是當年裕王西征時身邊侍從官阿塔的兒子,因為阿塔在外藩中表現忠誠,李永忠得賜現在的名字。且在輪臺解救英王中表現突出,得以被送到御前效力,這次西來,李君威專門要了他來。
來到裕王身邊之后,李永忠一直負責外聯、資料整理等文事工作,這是李君威著意安排的,目的就是讓張飛繡花。李永忠為人剛烈,兇悍不屈,可終究出身歸化學堂,于文職上生疏很多,為人處世上也頗為簡單,要成大事,可是不足。
歷練了兩年,李永忠也變的穩妥機變了不少。
“來,吃吃吃。”李永忠一進門,李君威就把一盤子干果擺在了他的面前,這盤子比臉盆還要大些,卻是均分了十個格子,里面的干果各式各樣的,各種口味也不少。
這些都是裕王府的那些夫人們寄來的,去年的時候,裕王妃寄來的幾樣干果,李君威吃著酸甜可口,在書信里提了一嘴,誰知道夫人統統來了興致,一開始,李君威還挨個嘗過,回信點評,原以為就過去了,誰知道下次來的花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