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奧地利的有錢人把錢借給奧本海默,而奧本海默把錢借給奧地利皇帝。而現在,奧本海默死了,一場三角債的官司就要在維也納打響。是阿姆斯特丹的猶太銀行家拿出部分資金和解決方案,以維也納城市銀行為主體,建立一個類似于英格蘭銀行那樣的國家銀行,以國家信譽支撐戰爭融資,而來自中國的六百萬貸款,在這場三角官司之中至關重要,重振了奧地利商人對國家的信心和對戰爭勝利的信心。
這對大同盟的實力是一次極大的提升,要知道,在原本的歷史時空中,奧本海默的死亡導致了維也納的宮廷動蕩,最后是前線作戰的歐根親王返回維也納,與奧地利的皇太子一起,壓制了皇帝的金融班子,改善了國家財政,這使得歐根親王整整一年無法出現在戰場。
兩千四百萬銀元的貸款徹底打破了戰爭雙方的實力,實際帶來的影響還要大的多,至少神圣羅馬帝國那些墻頭草們紛紛轉向了大同盟,其中就以薩伏依公國為主要代表。
歐洲的封建領主、商人和銀行家們相信,戰爭雙方可以平等的在中國獲得戰爭資源,那么法國西班牙一方絕對沒有勝利的可能,這兩個國家,都是封建國家,國家的信譽較之荷蘭、英國要低很多,更重要的是,兩個國家原本背負著的各種國債就超過三億帝國銀元,這使得他們償債能力大大降低。
皇宮。
國務會議結束了,大臣們和幾個旁聽的議員離開了,大家對皇帝和裕王都畢恭畢敬,態度無可指摘,今天的會議之后,向參戰國貸款這件事就確定下來,李君威沒有任何發言,他明白大勢所趨四個字。
而且,李君威發現,連皇帝都不太支持自己的歐陸戰略,認為其前景不明,比如英國,李君威中斷了一次他們的光榮革命,誰料到他們又來了一次,誰能保證在這場戰爭不出意外呢,而且歐洲國家已經隱隱有聯合起來,共同對抗帝國的征兆,無論是第二次光榮革命還是瑞典、葡萄牙參戰,都是如此。
如果再與主要歐洲國家沖突過大,局勢就更難說了。
“會議結束了,今天怎么安排晚膳”皇后走了進來,笑著問道。
“我回家吃。”李君威隨口應付了一句,就要離開。
李君華拉住了弟弟的手“今天晚上在這吃吧,就咱兄弟三個,孩子們嗚嗚渣渣的,去你那里玩。”
李君威知道皇帝有話和自己說,但嘴上還說“那要看有什么好吃的。”
“我們叫東興樓的菜,緩緩口味。”皇帝笑著說。
不多時,餐廳里擺開了,三個人一共五個菜,林君弘倒著酒,李君威忙著往嘴里扒拉著菜。李君華把弟弟喜歡的兩樣往他那邊挪了挪,說道“老三,你就別郁悶了,多大點事啊。”
“就是啊,收拾那群歐洲人,有的是機會。”林君弘也說道。
這兄弟三人是自小一起長大的,可做事的風格完全不同,李君華和林君弘二人四平八穩,不計較得失,而李君威那是錙銖必較。在皇帝看來,只要帝國發展良好,就對歐洲具有優勢,處理起事情來游刃有余,也就是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管他山崩地裂,我自不動如山,而李君威卻不是這樣,只要有機會就得把對手打死。
眼見李君威不說話,林君弘嘆氣一聲,說“說白了吧,這事是早早晚晚的,今年不做,明年也會做,從根兒上來說,帝國是無法接受法國、西班牙勝利的,也無法接受其慘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