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個意思”李君威問。
“老三,大同盟在咱這里借了錢,所買物資清單你看了嗎”
“沒看,還能是什么,左不過是糧食、彈藥、鋼鐵和一些軍事裝備。”李君威想當然說道。
“錯”林君弘笑著說,他招呼來侍從官,找來了一份清單,李君威一看,著實出乎預料,因為各國訂購的除了糧食等因為戰爭緊俏的民生物資,其余的全都是軍事裝備,不僅是從燧發槍、刺刀、滑膛炮,但軍服、軍靴乃至襪子,非常全面,而且其中比例還相當有意思。
李君威沾了點水,在桌上算了算,還沒寫完,就被林君弘擦掉了“別算了,這相當于全面武裝四萬軍隊所需的裝備,以及后續作戰的物資。”
李君威這才想起來,在休達時紹杰提交的高加索團擴充的單子就和這個類似,這是成建制的采購裝備和作戰物資,而且其中不少是歐洲本國也出產的。
“他們這樣全面的采購物資,回頭就用節余下來的財政給本國的工廠工坊付了欠款尾款。這樣保持現有的戰爭烈度的話,那么各國的財政就能保證不破產。”林君弘說。
“這和我們討論的有關系嗎”
李君華接口說道“很有關系,在你眼中,法西同盟和大同盟是平等均勢的,可在帝國這邊,完全不均等。你要知道,在戰爭之前,帝國每年向葡萄牙一國的出口額就比向法、西的出口額還要多,而葡萄牙還只是在帝國歐洲伙伴之中排名第三。
戰爭達到帝國三十九年的時候,大同盟與帝國的貿易額是法西兩國的十一倍,當然,我說的一切數字都是不包括各國海外殖民地的,因此,帝國可以得罪法國、西班牙,不能得罪大同盟。”
“只是為了這一點經濟利益”
“這可不是一點啊。事實上,在過去幾十年里,歐洲國家與我們貿易最多的就是荷蘭、葡萄牙,普魯士和奧地利,英國雖然和咱們關系磕磕絆絆,其實貿易量一直不錯。而法國、西班牙都是對我們限制貿易的,所以,我國的商人,會說英語、德語和拉丁語的,遠遠比會說法語的要多。
戰端一開,歐洲對帝國商品需求量擴張,各國商人都找上門,可大同盟的商人直接可以找相熟的帝國工廠公司合作,左不過就是把訂貨量提高一些,可是很多法國、西班牙商人,到了西津、檳城,甚至連工廠的門都找不到。
帝國商人和法國人做生意,必須要付現款,見錢再發貨,而法國人也是見貨再付錢,只是因為大家都很陌生。但大同盟的商人不同,他們中很多人與帝國商人有幾年甚至二十多年的貿易往來,相互之間信任度很高,帝國可以限制貸款給政府,可是不能限制帝國銀行貸款給合法的外國商人。”
李君華說道“君弘說的復雜了些,我就這么跟你說吧,大同盟各國政府在我們這里拿不到貸款,可是他們卻可以把訂單交給本國商人,本國商人卻可以到帝國工廠賒賬,或者貸款購買帝國的物資。政府欠著歐洲商人,歐洲商人欠我國商人,我國商人欠銀行,銀行欠著投資人,一環扣一環。
假如大同盟輸了,帝國的很多銀行和工廠都要破產,很多人就要排隊跳樓,而最終這些人會把壓力給我們。這就不只是幾個有野心的資本家的問題了,這可能關乎著帝國幾百萬人的財產。
而現在,我們給了大同盟兩千多萬貸款,他們用現款購買物資,幫助我們的工廠發展,而同時,他們節余下來的錢給了本國的商人,于是這條原本要崩潰的資金鏈再度活泛起來,而這根繩上的螞蚱也就都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