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承搖搖頭“這可真是一個很困難的課題呀。”
“為什么這么說”李素笑著問。
李昭承騎在馬上,略略組織了一下語言,說道“其實特別簡單,假如我們組織一支軍隊,比如把遠征軍三萬多人集中起來,憑借我們在裝備上的優勢,加入任何一方,都會取得絕對的優勢。在戰后,也一定會獲得主導地位。可問題在于,我們盡可能的不參戰,那就很難做到這一點了,不參戰,還要控制局勢發展,這不是很困難嗎”
李素欣慰的看著李昭承,打趣說道“昭承啊,你說的很對啊,很有道理啊,作為統帥,我也一直被這件事困擾。”
“那你準備怎么辦呢,榮王兄”李昭承問。
李素駕馭著戰馬,靠近了李昭承,神秘兮兮的說道“不如昭承你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別跟王叔說,我這邊安排一下,造成個偷襲啊、士兵失蹤之類的事件,借機參戰算了,只要打起來,一切就由不得你爹了,到時候,還不是咱們哥倆說了算,你我都能立功,不好嗎”
李昭承聽了這話,眼睛瞪大,連連擺手“不行,不行,絕對不行,這種私下行動,可是大罪,榮王兄可不要胡來。”
“你不說,我不說,誰能知道。再說了,我覺得你爹未必在乎,他也知道這件事不好操作呀。”李素繼續引誘。
李昭承依舊搖頭“不,不,這不光是爹爹的意思,主要還是國內的意思,皇伯父的圣旨。”
“我怎么瞧著你也不想讓帝國參戰呀”李素問。
李昭承嘆息一聲“到底是不義之戰,又沒有什么戰略利益,參戰有什么意義呢”
經過了巴黎之戰,李昭承對戰爭的看法也有了變化,在巴黎城外,他是親眼看到那些不是軍人的法國人,為了自己的信仰和民族、國家,舍生忘死的和奧地利的騎兵搏殺的,事實上,受到觸動的人不僅是李昭承,還有當時駐扎在巴黎城外的遠征軍。
當時,遠征軍上下都不想加入戰斗,而李君威做出不參戰的決定后,也是得到上上下下支持的。現在同樣如此,這場大北方戰爭,就是爭霸之戰,不參加也罷。
“榮王兄,你可莫要做什么糊涂事啊。”李昭承想了想,還是提醒說道。
李素哈哈大笑“昭承啊,我也就是逗一逗你,哪里真的想著參戰,瑞典和俄國兩個地方強國爭霸狗咬狗,和我們有什么關系,雖說國內的經濟危機過去了,軍費上沒有什么限制,但現在這場戰爭既不能為我們的民族贏取生存空間,也不是匡扶正義,滌蕩天下,我們何必摻和呢”
李昭承這才放心下來,等回到營地,李永忠隨即進入了帳篷,送上了諸多資料,說道“王爺,二公子,這是從俄國海關搞到的,俄國最近幾個月從帝國和海外進口的物資。”
俄國的海關當年是由晉商銀行協助搞起來的,因此安全局在里面布子很多,搞到這些資料很簡單。
李昭承和李素二人分開看著,李昭承看了一份進口武器的清單,光是從荷蘭、英國就進口了一萬四千把燧發槍,這還是海關統計的,其余的更不好說了,李昭承說“沙皇好大的手筆,難怪口氣那么大。”
而李素則看著從帝國進口的資料,里面包括罐頭、車輛都非軍事物品,但當看到一個欄的時候,李素說“八成這一仗,彼得還真能贏了,這家伙可真會找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