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津這么一個處于歐洲貿易圈的城市,不可避免的受到歐洲安全局勢的影響,同樣,她也在影響著整個歐洲。
李君威聽這兩位領事說的話,也漸漸明白了他們的意思,因為臨近過年,當初成立的遠征軍有超過三萬人,李君威的意思是,既然戰場已經轉移到了波羅的海沿岸,為了節約軍費開支,可以撤回一部分軍隊。
榮王李素作為遠征軍總司令,在研究之后,決心留下四千到六千人,繼續擔任維和安全部隊,其余從十二月開始撤回,而這是帝隊的機密,只有少數幾個人知道,所以各國使節并不清楚,還以為要結束維和任務。
“對于你們的謝意,我代表帝國維和安全部隊接納了,兩位。”李君威不動聲色的說道。
貝蒂勛爵立刻說道“親王殿下,我們一致認為,貴國的維和部隊在維持南俄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保護了所有文明國家的商人,有效的遏制了當地的土匪。我們希望,這種高尚的行為可以繼續下去。”
“是的,是的,在來之前,我們會見了一些本國的商人,這是大家的共同心愿。只是很無奈的是,我們無法從海牙和倫敦的議會為維和部隊爭取到經費,但我們想要分擔的心卻是真誠的,因此,我們各國的商人聯合起來,組成了歐洲各國在南俄商人協會,愿意為維和部隊各種便利。”巴爾羅也迫不及待的附和著。
李君威笑了笑,如果僅僅是留下幾千人做維和部隊,這種開支對于帝國來說還都是小意思,甚至都不用進行特別撥款,從國防預算的犄角旮旯里擠一擠就能解決,再說,還有軍稅分攤呢。
“兩位的心意我已經明白了,最大的問題不是在于軍隊,更不在于軍費,而是在于師出有名。”李君威表現出為難的模樣,說道。
“維和和平,這就是最大的名,無可爭辯。”貝蒂率先說道。
李君威解釋說“我們一開始組建遠征軍進入南俄,是接到了波蘭國王斯坦尼斯瓦夫一世的邀請,遠征軍的主要活動范圍,也都在波蘭境內和公共水域,就算是監督波爾塔瓦戰役,我們也提前向莫斯科的沙皇陛下進行的通報。
可現在呢,沙皇拒絕了我們再進入他的土地,而斯坦尼斯瓦夫國王呢,他已經失去了統治,克拉科夫和華沙都不在他的手里,很難說他還是波蘭的國王,而俄國扶持的另外一個波蘭政府可是對我們進行了抗議,要求我們立刻退出波蘭境內。如此一來,維和部隊在第聶伯河上及其周圍行動的法理依據就不存在了。
這才是我與榮王面臨的最重要問題。”
貝蒂和巴爾羅相互看看,巴爾羅說道“很抱歉,親王殿下,您知道的,英國與我們尼德蘭共和國,在波蘭的政治變動中,還未形成一個完善的政策。這主要是通訊方式決定的,我們海牙的三級會議剛剛要承認斯坦尼斯瓦夫一世的政權,可很快傳來消息,他的統治不存在了,波蘭的政局很不穩定,我們的國家也無法與貴國步調一致。”
貝蒂也是“巴爾羅領事先生說的非常對,尊貴的親王。我們很有誠意與您站在一起,可在倫敦和海牙做出決策之前,我二人不能擅自表態。”
李昭承在一旁聽著,心中暗暗有些失望,他一開始有些懵圈。因為他知道,父親與榮王還是堅持支持斯坦尼斯瓦夫一世作為波蘭唯一的合法政府,就是不想承認彼得支持的那個國王。
他也很快明白,自己的父親是向這二人施壓,讓英國與尼德蘭也支持斯坦尼斯瓦夫一世,孤立俄國。可顯然,這兩位歐洲領事根本不上當。
可李昭承哪里知道,他的父親是一個很靈活的人,在他的眼里,只有底線利益,沒有必然所得,在保證底線的情況下,能占多少便宜,就占多少便宜。
“兩位說的這些,我都清楚。我的女婿長期擔任過帝國駐歐的全權大使,我知道做外交官的難處。就像女婿上岳父家,不能多說,不能少做,時時刻刻如履薄冰,所以我不為難你們。”李君威臉上掛著笑,一副通情達理的模樣。
可貝蒂和巴爾羅可不是來要李君威的理解的,他們需要的是帝國維持駐南俄地區的維和安全部隊。
“親王殿下,維和部隊,就必須要撤退了嗎”貝蒂有些焦急的問。
李君威擺擺手“這件事只要還是出兵法律依據的問題,這種事就像街上抓小偷一樣,如果一個人被另一個抓著說偷了東西,治安官來處理的話,很容易受到圍觀者的影響,如果周圍人都說他偷了東西,那么偷沒偷就已經不重要了,他都會被認為是小偷。
相反,圍觀者都說這是個好人,不是小偷。那么另外一個被偷還是沒被偷都不重要了,他都會被認為是誣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