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澤帕吸著煙“但還是你足夠明智。”
自從第三次會談,澤連科脫了靴子,馬澤帕拔了刀,雙方之間就劍拔弩張,以至于接下來的三次會談全都沒有結果,這一次,澤連科主動提議,二人只身前來,不帶任何隨從,反正二人的漢語都說的很溜,雙方交流不存在任何問題,至于會議記錄什么的,這種面談是要在大略上達成共識,因此不需要記錄,而如果需要,榮王府也完全可以。
“不如這樣,我們從頭開始,拋掉一切的雜念,建立一個全新的體制”李素說道。
“請詳細說說,實際上,我認為您早就該說一下帝國的建議了。”馬澤帕說。
李素呵呵一笑“裕王爺的意思,還是充分尊重兩位的意見,牛不喝水強按頭,這種事能做,可按下去,喝不進去,我們按了有什么用呢”
“那帝國的建議是什么”澤連科主動問道,在他看來,他與馬澤帕的個人意愿完全無法主導這次談判,兩個人都想讓步妥協,好盡快達成協議,但問題在于,底線問題是讓步不了的。
李素把煙頭按在了煙灰缸里,說“實際上,這是裕王爺的建議,或者說,他給這個新體制起了個名字,叫聯邦制。”
“具體呢”澤連科問。
其實李君威只是命名而已,具體的規劃還是李素提的。
李素的辦法很簡單,內歸內,外歸外,未來烏克蘭國的政府,對外保持一致就足夠了,在內部,各行其是不是不可以。既然馬澤帕堅持農奴制,而澤連科堅持資本主義制度,那就簡單了,雙方各自建立一個省或者一個州,亦或者叫國也可以,只要各方的勢力加盟這個烏克蘭國就可以了。
這樣,對外就以烏克蘭國的名義行使外交、軍事等權利,在內部,各自有各自的經濟制度就可以了。
李素向二人簡單介紹了聯邦制度的大體概念,二人相互看看,都覺得這個建議不錯,至少有一定的操作性,具體當然需要深入討論了。
在設立議會這類組織上,二人并無異議,區別在于,馬澤帕想要的貴族共和,議會其實是貴族們的游樂場,而澤連科是真的想要成為議會成為立法單位的。
而第一個矛盾就產生了,那就是一個國家必然要有一個領袖,這個烏克蘭聯邦的總統誰來當呢
這本身就是二人之間的一個問題,馬澤帕和澤連科都想自己來做,誰也不服誰,這個時候,議會制度的好處就體現出來了,李素直接建議,既然二人都有意,那么可以由議會進行選舉。
對于選舉,哥薩克們可不陌生,蓋特曼這類職位當年就是他們選舉出來的,澤連科等烏克蘭新貴也不陌生,尤其是澤連科本人,他既熟悉帝國的政治運作,也考察過歐洲國家。
兩個人原則上同意選舉這一方式,可問題緊接著就出現了,既然是選舉,二人是被選舉人,那么選舉人的資格怎么確立呢。馬澤帕提出要求,請李素介紹一下帝國的議會如何產生的,這一點李素責無旁貸,澤連科雖然知道,但馬澤帕不熟悉。
帝國的議會是分等級的,從鎮這一級開始就有議院,是村子、社區派代表組建鎮議院,這個議院選幾個代表前往城市組成市議院,由此類推,組成省議院。
而帝國最高的立法機構是國會,分為上議院元老會,和議院。元老會經過了幾次改革,其中三分之一是固定代表,是有開國元勛們的后代組成,比如榮王李素就因為其祖父的原因,在元老院有固定席位,而且因為他的祖父是開國親王,他一票相當于別人三票,只不過他在外,這一席位被他的宗親暫時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