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承搖搖頭“我不是不想談正事,而是不喜歡這種場合,聽到剛才榮王兄說的話了沒,什么人類的勝利之類的,冠冕堂皇,什么協作的典范。不就是政治分贓嘛。我最討厭標榜自己的偉光正了,沒意思。
唉,你想打聽什么消息”
小威廉問“國聯的事,你們究竟是參加還是不參加,皇帝陛下定下來沒有”
“你不是前段時間收到了伯父的信件嗎,他沒跟你說”
小威廉說“在皇帝陛下的眼里,我只是一個孩子。他只是關心我的生活和病情。”
李昭承輕輕點頭說道“國聯是肯定要參加的,現在的局勢確實需要一個專門吵架的地方,不是嗎只不過,具體操作上還需要談判。”
“談什么,有什么是無法確定的嗎”小威廉問,最近普魯士也在籌劃加入國聯,但是西歐國家不愿意給國聯創始國的地位,也就是不想讓普魯士成為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
但除了這一點限制,英法荷三國對于邀請普魯士加入還是很熱情的,各種條件也比較寬松。
李昭承說“一開始是他們請我們加入,滿足我們各種條件,現在隨著正式進行談判的時候,反而出現問題了,舉個例子,暹羅、廣南這些國家能不能加入國聯呢西歐國家就不愿意同意。”
小威廉聽了這個問題,呵呵一笑,說道“原來是這樣。”
小威廉在帝國留學幾年,對東方的政治還是比較熟悉的,帝國在與西方國家交流的時候,還是秉承著現代的外交體系,但與東方國家交流的時候,就沒那么現代了,南洋那幾個國家,都是帝國的封貢體系的一員,所謂封貢,就是朝貢與冊封,這些年的發展,朝貢已經基本沒有意義了,因為帝國通過各種手段讓其開國,經濟來往非常密切。
但冊封卻是實實在在的,每一次王權的更迭都是由帝國冊封的。
這種封貢體制比普通的同盟關系還要堅硬,但本質上還是不平等的國家關系,只不過,這種不平等不是建立在武力征服之上的。
但是,封貢體制對外有一種特質就是對外一致原則,也就是與外國,尤其是和歐洲國家的關系上,這些封貢體制的國家與帝國高度一致,別的不說,東南亞這些個國家,到現在也沒個駐歐的大使,其卻有不少人在歐洲做生意,出了問題直接找帝國駐各國大使解決。
而歐洲國家與其貿易,找這些國家也沒多大意義,因為其無論提出任何要求,這些國家都會對比歐洲國家與帝國的關系,假設帝國滿足了這種要求,他們也會酌情滿足,假設帝國沒有滿足,他們根本不予以考慮。
這已經是相當寬松的政策了,要知道,在以前,當歐洲國家找上門的時候,各國國王連處理這種對外關系的意愿都沒有,竟然直接找帝國駐當地的大使,讓大使來決定該國與歐洲的關系。
可以說,這種高度對外一致是歐洲國家不愿意接受的,因為這些國家沒有自由投票意愿,帝國投什么,他們就投什么,相當于帝國方面擁有好幾票,那怎么能行
可如果不讓他們加入,又怎么能叫國際聯盟呢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