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瑪爾從塞得港征募了一批懸掛中立國國旗的船只前往突尼斯想要把這支軍隊接回來,但事與愿違,這些船只碰上了荷蘭軍艦,被刁難了許久,等到抵達突尼斯的時候,突尼斯軍團所掌握的海港都已經被殖民軍攻占了,其退守了內陸那些巴巴里海盜留下來的城市堡壘。
而殖民軍所計劃的兩面夾擊也沒有發生,原因很簡單,熱那亞和葡萄牙兩國并不支持地中海公司在北非地區的殖民活動。雖然沒有膽量抗爭,但做做拆臺的事還是手到擒來的。
葡萄他和熱那亞軍隊不僅不通知荷蘭人,直接把軍隊撤走了,還把許多物資和武器留在了營地里,讓突尼斯軍團撿了便宜,而繞行沙漠的商路也是通暢的,來自阿爾及利亞地區和休達的物資不斷趕來。
突尼斯軍團處于固守待援的狀態,但如果長期沒有援軍,也堅持不了多久,而真正促使阿里去增援的原因在于,他看中了這支精銳的軍團,想要將其納入麾下。
在蘇伊士城外,招募自阿拉伯半島的貝都因騎兵和埃及軍團都在訓練和組建,這支軍隊的骨干毫無疑問是阿里的舊部,帝國也答應,在協助訓練過程中,盡可能的讓阿里的手下掌握軍隊。
可出現這個合作條款,就知道,這并不是那么容易干到的。阿瑪爾選擇阿里,是因為無從選擇,這不意味著他完全信賴阿里,事實上,阿瑪爾努力降低著阿里在埃及軍團之中的影響力,不斷從奧斯曼招募、調遣心腹前來,并且把自己的衛隊,駐西奈、麥加的小規模軍隊安插入這支新的埃及軍團中。
阿里既然到前線來賺取威望,后方的是難免顧及不了,想要兩全其美,既獲得威望,又擴充勢力,只能著眼于阿瑪爾帕夏觸及不到的地方,那就是突尼斯軍團。
雖然名為突尼斯軍團,但都是阿里的老熟人。這批所謂的突尼斯軍團的基本盤是當年科普魯律家族組建的新式火器軍的一部分,只不過火器軍只是換裝帝國出售的武器裝備,而不學習軍事編制和理念,因此還屬于舊式軍隊,與現在的奧斯曼陸軍格格不入。
因為科普魯律家族本身就是阿爾巴尼亞人,所以對阿里等一干出身阿爾巴尼亞的人比較重視,突尼斯軍團之中不少就是阿里的老鄉。更重要的是,突尼斯軍團在進攻突尼斯之前,本身就駐扎在埃及地區,其軍中士兵,不少就是埃及人。
阿里與這支軍隊有長期打交道的歷史,對其也熟悉,他更為清楚的是,突尼斯軍團的指揮官沙基爾是一個膽小如鼠的家伙,只是因為他是阿馬爾的親信,才得以執掌這支軍隊,如果沒有殖民者入侵,阿瑪爾會親自前往突尼斯軍團,接手指揮的。
阿里相信,只要自己的這支軍隊越過了沙漠,抵達突尼斯,一定會振奮軍心,憑借過往與突尼斯軍團結下的情誼,掌握這支軍隊的可能性就很高了。
原本這只是一個計劃,阿里很清楚越過撒哈拉沙漠的困難,但隨著繳獲如此多的物資和駱駝,野心再一次被點燃。
“熱普卡提江兄弟,現在困擾我的是,你要不要隨我一起踏上這充斥著危險的征途。你要知道,殖民者的軍隊不可怕,沙漠里的強盜也不可怕,可怕的是這片無盡的沙海,一場沙塵暴,一次迷路,都可能葬送這支隊伍。”阿里說道。
嘴上如此說,充斥著對熱普卡提江的擔心,但是內心深處,阿里是希望熱普卡提江去的。在他看來,如果真的掌握了突尼斯軍團,他也就成了阿瑪爾的眼中釘肉中刺,到時候誰能幫助自己躲避阿瑪爾的迫害呢,除了與軍事情報局的合作,就只有這位熱普卡提江記者了。
他的那支筆,可以把自己樹立為英雄,也可以讓英雄之名發揚光大,等到名聲傳揚在整個天方教的世界,阿瑪爾帕夏都要選擇忍讓,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會對一個抗擊殖民者異教徒入侵的英雄下手。
然而,熱普卡提江并不知道這些,他只是知道,這是一次特殊的征途,能夠成就很多人,包括他熱普卡提江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