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這位叫薩拉特的謝里夫是有怨念的,這些怨念并非是針對紹杰,而是針對代表奧斯曼帝國的阿瑪爾帕夏和來自內志地區的沙特家族,只不過,一切的怨念都因帝國而起,這也是為什么他來到了這里找帝國的代表紹杰。
阿瑪爾帕夏所在的科普魯律家族在帝國的支持下,再次掌握了奧斯曼帝國的權力,并且進行了多次政治、經濟改革。阿瑪爾帕夏本人更是這些改革中最重要的參與者。
從一個宗教人士的角度來講,什么改革促進技術發展、財政收入增加都是毫無意義的,他們唯一注意到的就是這些改革的進步性。毫無疑問,越改革世俗化就越強,尤其是與漢志地區近在咫尺的西奈行省,簡直不再像是一個天方教的國度,一切的宗教都流于形勢。
宗教的本質是控制人心,西奈行省的那些教徒,雖然穿著白袍,口誦經文,但心中已經堆滿了金幣銀元。這對天方教的宗教領袖薩拉特來說是很難接受的。
而在阿拉伯半島上,帝國快速擴張著。從阿曼的馬斯喀特先占領了波斯灣的西海岸,然后快速向內陸擴張。這種擴張具有很強的排他性,也就引起了半島上阿拉伯各族的反抗,其中反抗最嚴重的就是沙特家族。
但反抗是徒勞的,沙特家族一步步被趕入沙漠深處,向北是奧斯曼帝國的領地,奧斯曼帝國雖然在半島上靠著羈縻政策統治,拉攏各部落的上層,可不代表他們與這些部落首領友好,更談不上拿出土地安置沙特家族。
于是,沙特家族只能向西躲避,當抵達塞拉特山所在地方的時候,就進入了哈希姆家族的統治的漢志地區。
紹杰坐在了薩拉特的對面,用作誠懇的語言說道“薩拉特大人,請你一定要相信,驚擾您的安寧生活,并非是我們的計劃。”
“如果我不相信你們,我就不會出現在這里。紹杰閣下,這不是信任的問題,而是如何解決問題。”薩拉特無奈說道。
對于帝國,薩拉特還是信任的,原因很簡單,帝國對哈希姆家族是很友好的,雙方的合作很深入。
二十多年來,帝國在本國范圍內進行宗教改革,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舉措就是切斷本國與麥加等圣城的聯絡,建立中華化的天方教。這種政策一開始備受中東地區的各方的反對,甚至有教徒前往伊斯坦布爾,要求對帝國發起圣戰。
但是,奧斯曼帝國秉承與帝國友好的關系,圣戰是不可能進行的。在此之后,帝國與哈希姆家族建立了聯絡,比如在印度洋上,帝國就為前來朝圣的教徒各種便利。
而這種合作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發深入,薩拉特用十幾年的時間對帝國進行了解,雖然很多人對他說,帝國在阿拉伯半島上的擴張是對哈希姆家族的威脅,但薩拉特認為不是,因為他明顯感覺到,帝國喜歡的是阿拉伯半島上的土地,而非人。
在這個時代,阿拉伯半島有超過四百萬人,但主要集中在漢志地區和也門地區,其余加起來也不到五十萬,而在帝國立足后,原有的五十萬原住民也逐漸被替代。
事實也是,帝國并未有統治也門和漢志地區的計劃,由此為基礎,哈希姆家族才愿意與帝國友好,更有甚者,帝國占領亞丁后,為了與也門地區發展合作,主動找上了哈希姆家族,靠宗教的影響力實現了與也門地區的和平,而哈希姆家族的勢力也走出漢志地區,走進了也門。
紹杰擺出一副無能為力的樣子“您知道嗎,裕王爺聽說了這件事,狠狠的批評了我,認為我和前任蘇伊士領事在阿拉伯半島的活動破壞了帝國與哈希姆家族的關系。所以我也很想解決這個問題,如果您能說服阿瑪爾帕夏同意,我甚至可以直接從印度洋艦隊調遣陸戰隊,上岸保護圣地,保護薩拉特大人您的安全。”
“可問題是,阿瑪爾帕夏是不會同意的。”薩拉特說。
帝國與奧斯曼曾經就駐軍問題進行了過協商,原則上,奧斯曼是不允許帝國在其國內駐軍的,只有在蘇伊士城算個例外,但也只是以領事館安保人員的身份駐扎了一個連的禁衛軍。
紹杰又問“薩拉特大人,沙特家族給你們造成的擾亂很多嗎是否威脅到您和圣裔們的安全。”
薩拉特聽了這話,搖搖頭,簡單解釋了一下。沙特家族雖然來自荒漠,但也不敢招惹擁有千年勢力的哈希姆家族,只不過,沙特家族出現在漢志地區,就會施加宗教影響力,哈希姆家族的壟斷宗教的權威就會受到挑戰。
紹杰仔細聽了薩拉特的話,實際上,這些事情他都已經從各方得到了消息,其本身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機密。
“作為帝國的使者,其實我不被允許過多的干涉您的決斷,但作為晚輩,我可以提一個不成熟的小建議。”紹杰試探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