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裕王把你派來,還需要我安排嗎”
李昭譽很實在的說“當然,如果帝國的安排有您不滿意的地方,恐怕也很難實施吧。”
“第一,大同社解散大同社離開藏地,解散不解散,由剩下的成員自行決定,我再不干涉,但大同社成員都不要擔任本地官員了。”厄齊爾說,他知道,大同政權終結,藏地歸帝國秩序,貪污這種事,仍然會存在,甚至更厲害,但他不能接受大同社的人這么做。
李昭譽點點頭,帝國也是這樣計劃的,大同社中,信仰堅定的成員離開,安全局會安排其出國,前往蘇伊士安置。想要留在這里的,必須宣布退出大同社。
“第二,希望帝國尊重我們這些年所取得的成就,大同社做錯了很多事,但也做對過很多事。土地已經收為國有,就不要在私分給百姓。貴族的壓迫和宗教的控制已經不存在,那就別讓其死灰復燃。”厄齊爾說道,看向李昭譽的眼神多了些懇求。
這一點帝國同樣可以接受,外藩已經改制完成,雖然當年厄齊爾建立大同政權后,很多貴族逃亡到西疆,但已經安家落戶,在帝國奪走外藩貴族特權的情況下,自然不會支持那些家伙回藏地作威作福。
同樣,本地的百姓早已接受不了,為了穩定,帝國也不會走老路。至于土地等生產資料國有化,也是符合帝國國策的。
李昭譽說“我和趙昆侖大人商議過了,土地可以國有化,貴族也不回來,但有兩點,我想爭取到您的支持。”
“請說吧。”
“其一,上人和大學者必須有權回來,帝國也反對宗教控制基層,但有一點,藏人這一民族幾乎所有的民族特色都與宗教有關,為了保護傳統文化,為了民族團結,我們必須做一些表面功夫。”李昭譽懇切說道。
這一點厄齊爾是清楚的,他是完全反對宗教,主張消滅宗教的,而帝國的政策是控制宗教利用宗教,而且一直做的不錯。厄齊爾也知道,這些年來,藏地也沒有做到完全消滅宗教,尤其是老一輩的人,對宗教還是依賴的。
“這一點沒問題。”
李昭譽繼續說道“藏地的經濟不能再這樣持續下去了,只不過我實在不了解藏地原有的經濟模式,但趙大人了解,他提起的經濟改革方案,您是否同意呢”
其實趙昆侖在五年前就提議進行改革,只不過大同社保守勢力為主,把公有制視為紅線,不可觸動。而趙昆侖提請的改革方案,幾乎全都是增加私有制,比如把土地的使用權分給以家庭為單位的農戶,取消集體農莊和牧場,漸進式取得配給制度,讓小商品經濟私有化。
而大同政權遺留的重要產業,比如供暖公司、醫療系統,趙昆侖還是堅持維持國有體制,視將來情況再說。
厄齊爾沒有經過多久思索,就同意了,他知道,帝國是準備由趙昆侖接替自己的位置,而這位是大同社的骨干成員,剛才李昭譽討論圣人有誰時,厄齊爾就想說,他趙昆侖也能算一個,只不過二人的政治理念有些不同。
雖然趙昆侖的很多政治改革方案他認為不妥,但交給他,總比交給一個理藩院下放將軍的好。而且舊有的經濟模式造成了人民生活困苦,必須要改革了,哪怕改革出錯了,總比什么都不做的好。
“好,我都同意,我還有什么資格反對呢,我的一生是失敗的,我留給世人的,只有教訓。”厄齊爾傷心到了極點。
李昭譽卻說“厄齊爾叔叔,請不要這樣,能夠為人類的發展留下一個教訓,已經是難能可貴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