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威笑著說“名字上還可以再討論嘛,我說的是實質。我們要建立的組織不能包括我們的藩屬國、印度斯坦帝國等這些國家,簡而言之,這個國際聯盟,只吸收在海外有殖民地的國家,亦或者波蘭、烏克蘭、俄國這樣,與諸大國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國家。
這個聯盟應該包括帝國、奧斯曼、烏克蘭、瑞典、普魯士、葡萄牙、熱那亞、威尼斯、西班牙、英國、荷蘭、法國、奧地利、波蘭、俄國。我剛才數過的,有十五個,但還可以視情況讓丹麥、薩伏依以及意大利、德意志地區的一些大國加入。有多少國家,就叫什么名字,比如,十五個國家就叫十五國集團,二十個國家就叫二十國集團。
在這個國家集團里,有五個常任理事國,包括帝國、法國、英國、奧斯曼和西班牙。無論是常任理事國,還是成員國,與我們親近的和敵對的差不多,還有西班牙這類相對中立的,因此各國都可以接受。”
“為什么不要東方的國家加入我們這些藩屬國加入,在投票的時候,不是應該更為友好嗎”林君弘問。
李君威反問“只要我們松口,國聯很快就會建立起來,但我剛才倡導的東方聯盟卻需要很長時間,五年或者十年,反正,遠遠趕不上國聯的速度。你認為類似馬打藍這樣的國家,現在與我們有各種矛盾,它會不會在國聯里邀請西方國家對付我們呢
而反過來說,廣南這類國家,是不是也更喜歡國聯呢”
李君華和林君弘都不需要考慮,就知道答案是肯定的。國聯是一個表面上很公平的組織,至少有一個投票機制。內部還有派別,任何一個國家加入,都可以在其中尋找自己敵人的敵人支持。
但帝國的朝貢體系不同,這是帝國一言九鼎的組織,不存在國家平等,藩屬國一旦有需要,肯定愿意去國聯,至少利用國聯向帝國施壓。那么國聯就是對帝國朝貢體制的挑戰。
“所謂的國家集團,也是只是暫時的方案,等我的東方同盟形成事實,那么我們的藩屬國就可以擰成一股繩,一起加入其中。打一個比方,班委會還在討論中,先加入學生會,那我們這個班長的權威何在,班委會還能建成嗎”李君威說道。
國聯與東方同盟是兩種不同的組織,國聯致力于形成國家之間的協調機制,而東方同盟則是讓東方各國形成互相依存、榮辱與共的關系。
“假如東方體系內的國家加入呢”李君華問。
李君威說“二哥,這就是技術問題了,成員國加入必須由現成員國表決決定,我們要求三分之二同意,怎么樣馬打藍蘇丹國如果加入,難道我們連找幾個盟友投反對票都做不到嗎
更何況還有會費問題,我們可是堅持會費各國均攤的。”
這其實不能算是個問題,國聯主要解決兩件事,一是殖民地勢力范圍,二是大國爭端。馬打藍蘇丹國這樣的國家顯然和兩者都不搭邊。更何況完全可以用技術手段解決。
僅僅是會費這一點問題就足夠讓很多國家打退堂鼓了。馬打藍這樣的國家,如果能找個地方,一邊喝茶一邊罵帝國,那是劃算的。若是花錢罵,那就一點不劃算了。
至于解決問題,解決問題能去國聯國聯能辦什么事啊,他們國聯能辦什么事啊,什么事也不能辦。只要找國聯的國,基本上這個國都廢了。找國聯的這些國,沒有一個能辦成的,可以這么說
李君威的意思就很明白了,先把帝國的班委會建立起來,再支持學生會。至于班委會沒建起來之前,有事才找學生會。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