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君弘在宮門口看到王兄李海的時候,著實吃了一驚,問道“大哥,你怎么也來了”
“說是太上皇和皇上宣我入宮。”李海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剛才他還與家人一起在黃浦江看花船呢。
“莫不是有什么大事吧。”林君弘詫異問道。
李海也有些犯嘀咕,他已經功成身退多年了,這些年也就是陪著太上皇四處游玩,少出來視事,就算出來,也是代表皇室前去祭祀之類事,隨著李昭承李昭譽兄弟的長大,這種事也少了。
“咱們也別胡亂猜想了,且先進去看看。”李海到底是心底無私天地寬,沒做虧心事,也不怕鬼叫門,直接說道。
二人進了內宮,照例盤檢,這種事對這兩位進宮跟進自己家似的王爺來說沒有意義,因此也就是打個招呼的事,但這一次不同,侍從官攔住了二人,盤檢的卻是女官,一個女官在林君弘身邊說道“王爺,皇后讓我們給您說,太上皇發脾氣了,連裕王爺都勸不住。”
“知道是什么事嗎”
“說要把裕王家的小公子過繼給皇上。”女官說道。
林君弘微微點頭,對女官說“我知道了,這話不要再對外人說了。既然皇后差遣你告訴我,就說明你嘴巴嚴實,這次更要嚴實。”
女官點頭,二人進了內宮,侍從官引著去露臺,二人放慢了腳步,林君弘思考了一會說道“老爺子怎么忽然有了這個心思”
“糊涂啦不能夠啊,今天開幕式上,言語清晰,精神也挺好的。難道是有什么內情,你我不知道的。”李海回到。
林君弘搖搖頭,李海又問“最近皇室宗室,各支各脈的有什么事”
“也就是印度那邊說來人,又說不來了。”林君弘說。
“為什么不來了”
“這我不知道,外事都是由老三負責的,他不說,我們怎么知道,又是涉及英王一脈的事,大哥也知道吧,自從大王兄去世后,老爺子一直覺得愧疚。”林君弘說。
對這件事,李海也是知道的一些的。李明勛的愧疚,其實來源于自己對時代發展的一些錯誤判斷。
比如當年李君華不過十七歲,就傳位于他,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李明勛認為皇權是很難持續性保留的,帝國或許會發展成英國那種君主立憲,皇帝完全是虛君的國家。
當然,這種事沒有發生,李君華執掌帝國三十四年,依舊權力穩固,政令通達,議院代表的資產階級勢力雖然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在政壇的地位越來越高,但從未真正染指過主導權。
而李明勛的另一個局勢判斷失誤,就是他沒有想到,帝國會在短短二十年內就擴張到現在這個地步,擁有亞歐大陸的一半,美洲的亞熱帶、溫帶和寒帶地區,大南非地區和整個澳洲,并且順利開通了蘇伊士運河,掌握了巴拿馬地區。
造就這些的,主要是裕王李君威的遠見卓識和天縱奇才,還有皇帝與裕王之間的親密無間。
在李明勛的預料里,他也就能看到帝國獨霸南洋和中亞地區,在美洲西海岸開拓,根本就沒想過帝國可以擁有西津和美洲東海岸,直接對歐洲實現戰略保衛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