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于李昭圭曾經是一個很重要的事,而李昭圭綜合各方面信息得出的結論是,為了避免各方面尷尬,應該由太上皇或者帝國皇帝做主,把自己過繼到裕王這一脈,這樣皇室和英王一脈就都不會尷尬了。
而對于李昭圭的淡然態度,最滿意的毫無疑問是李君華,他一直頭疼一件事,如何說服自己的弟弟李君威。現在最好的理由出現了,人家李昭圭自己都不堅持皇位,你又何必堅持呢
“李昭奕是什么條件”在了解了李昭圭的態度后,李君威主動問道。
林西塘說道“輔政王希望皇帝陛下禪位于他,成為印度斯坦帝國的太上皇,從此不再參與朝政。而輔政王保證皇帝陛下及其一家的安全和富貴。另外就是維持皇帝陛下主張的,兩國之間友好的關系和經貿往來。
帝國從此以后,不以任何名義干涉印度斯坦帝國的政治,而裕王殿下計劃索拿輔政王之事,輔政王是裕王血脈之事,政變之事,全都當做沒有發生過。”
“哼,好大的口氣,他以為拿住昭圭,帝國就任他開價嗎。他這一點誠意沒有的條件,我是不予考慮的。”李君威立刻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皇帝與誠王對視一眼,誠王林君弘問“這些條件印度皇帝陛下是否知道呢”
“是的,陛下是知道的。”林西塘說。
李君華輕咳一聲,冷冷問道“林大人不會告訴我,昭圭同意這些條件吧。”
“不,皇帝陛下并不完全同意,他希望世人不知道其中發生的事,希望維護兩國的和平與友好,也愿意禪位于輔政王,但他堅持自由,在我們秘密會談中,皇帝陛下希望帝國一方為他爭取自由。”
“自由什么是自由,昭圭說的自由具體是什么”李明勛開了口。
林西塘則是說“皇帝陛下說,至少離開印度,最好回到申京。”
“皇上,你怎么說”李君威看向皇帝,態度也變的強硬了許多。
這是極大的不恭敬,但李君華不在乎,在他看來,這個時候,裕王還愿意把決定權交給自己,而不是讓父親做主,這就是最大的尊重,對兄長的尊重,也是對皇帝的尊重。
李君華說“朕覺的,昭圭的要求是正當的,他為了和平,愿意放棄皇位,犧牲的已經足夠多了,如果我們連最基本的安全和自由都不能為他爭取到,那這次談判將毫無意義。
如果李昭奕把自由都不愿意給予,而是強行把對他無比包容的兄長和母親當成籌碼的話,這樣的無情無義之人,必須是要討伐的。
所以,自由是最基本的條件,李昭奕必須滿足,如果不滿足,那就是戰爭。”
“自由,或者戰爭。”林西塘問。
在得到了太上皇和皇帝二人的共同認可后,林西塘說“好,那微臣把帝國方面的態度如實轉達輔政王。”
“好,那多謝林大人了,朕也會盡快安排人與其聯絡。”雖然林西塘是李明勛所信重的人,但他現在的身份與帝國無關,而且李君華不能的不會全相信林西塘的立場。
林西塘并不感到意外,在沖李明勛磕頭之后,選擇了退下。
在只剩下宗親之后,李明勛問“你們覺得,昭奕會同意給昭圭自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