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是李氏第三代第一個孩子,早在太上皇時代就封了長公主,所嫁的夫婿,承恩公澹臺云風也是帝國股肱之臣,因此在帝國地位超然。
“你是為昭銘去印度的事來吧,若你想求朕不讓他去,那就回去吧。這事已經定了,誰也改不掉。”李君華說道。
安化說“我知道,這是爺爺和三叔定的。”
李君華倒是不想著重這一點,他是一個敢于承擔責任的人,這件事是為了帝國的利益,而一切對帝國有利卻傷害某些人的事,他都愿意以皇帝的姿態承擔責任。
“那你為何要來。”李君華示意女官扶起她來,并且讓她坐下。
“孩兒想和昭銘一起去印度。”
“有裕王妃跟著,你就不用照顧了吧,朕想,你也沒法讓裕王妃不去吧。”李君華說。
安化說“孩兒的意思是,與昭銘一起去印度,一直到他回來。”
李君華確實沒有想到這一點,他放下筆,說道“那承恩公呢”
“云風也愿意伴昭銘長大。”
“胡來”李君華臉色微變“云風是行政總院的總務長,這次是因為事關皇室機密,你幾個王叔又不能親自去,才點了他的將,讓他出國。你若讓他去印度,一呆十年,豈不是壞了他的前程,身為人妻,哪有這么考慮的
縱然裕王對你和承恩公都有恩,也不能這樣。”
安化則是說“那孩兒愿自己去。皇上,昭銘太小了,他才只有五歲呀,孩兒八歲時,父親就去河中之地,孩兒知道無人照顧是怎么樣的苦楚。孩兒是幸運的,有皇上和三叔照顧,可昭銘呢,他去了印度,換回大哥,誰來照顧他,李昭奕那個畜生嗎
總不能讓王妃久居印度吧,裕王府那么多孩子怎么辦,昭譽和昭承如何是好”
“這話你跟裕王說了嗎”
“還沒,孩兒想先求皇上恩典。三叔疼我,必然不想讓我去的。我想先瞞著他,就說只是陪王妃送昭銘去印度,待一切安頓好,就隨王妃一起回來。”安化說出了心里的想法。
“你家里的孩子怎么辦”
“駿兒大了,進了禁軍,已經不用操心了,其余的孩子都小。孩兒想著帶到印度也沒什么,在哪里長大不是長大。”安化說道。
李君華點點頭“你有這個心是好的。”他沉默了一會,似在仔細考慮,他說道“昭銘去了印度,身邊沒有熟悉的人也不行,安排不妥當,王妃怕是不回來。你去也好但十年不成,你可以去,呆幾個月照顧昭銘也行。過個幾年,朕再安排人換你回來。”
安化問“那皇上想安排誰呢”
李君華說“一時也沒有合適的人選,但我想,你既都如此了,那昭瑢必然也愿意替裕王分憂,他若知道的,想來也會愿意的。”
“好,昭瑢很好。”安化一聽是英王李昭瑢,也很滿意。
李君華又說“其實你也不用瞞著裕王,他你還不知道嗎,心思多,你也未必瞞得住他,不如實話實說。”
“可若是三叔不同意呢”
李君華敲了敲桌子“畢竟朕才是皇帝,昭銘小小年紀去當人質,已經夠苦了。他也是朕最疼的孩子,誰也不能委屈他。”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