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長兄,理應多照顧弟弟。但是也不要總是想著昭銘,昭承要去益州平叛,你也要多關心他。”李君威提醒道。
“昭承似乎想等一等昭銘的消息。”
李君威擺擺手“你跟他說,不要等了,昭銘今年是不會走的。他的事,有的安排,讓昭承別誤了自己的事。”
李昭譽按照李君威的要求,坐在了對面,李君威問道“東方同盟協議的事,進行的如何了,這一次要把次大陸兩個大國拉進來,南洋諸國是否有所反應”
“兒子與各國代表交流了一下,反應基本上在可控范圍內,只需要帝國方面出一個足夠地位的人去解釋一下,明確一下。”李昭譽認真回復說。
李君威抱拳在胸“你是我的兒子,難道地位還不夠他們重視嗎”
“兒子畢竟年輕了些,而且也沒有職銜在身。”李昭譽說道。
李君威微微點頭,說“好吧,有空讓趙銘德去解釋一下。”
因為印度之變,帝國臨時把次大陸上的兩個國家拉了進來,當然,馬拉塔帝國與莫臥兒王朝原本就在東方同盟體系的考慮范圍內,只不過這兩個不屬于南洋國家,而當時架構東方同盟體系的時候,是以經濟為主導,只不過李君威沒有想到,經濟貿易合作會產生如此多的問題,反而政治上結盟非常的順利。
這與李君威長年不參與經濟和貿易這一塊有關系,但顯然,這并未影響到帝國的戰略。
按照李昭譽這段時間接觸后得到的結論,此次忽然邀請兩個域外國家加入同盟,并未引起多大的反應。
這其中的原因很復雜,而有一個原因是南洋各國聽到這個消息,對這個突發事件的反應是我早就知道會是這樣。
東方同盟的建立,是李君華仁義外交政策的體現,把原本不平等朝貢體系,變成平等的同盟關系。而且主動幫忙解決各國與帝國的經濟貿易關系。這其中的變化,都是帝國在向南洋各國讓利,為南洋各國幫助。
即便是把日本排斥在東方經濟體系之外這個小訴求,最終也是以日本惹惱南洋各國的方式成功的。
所以在南洋各國眼里,此次東方同盟會議,好像全都是帝國在付出在奉獻,而各國都是吃現成,沐恩露,這可與帝國往年的做派完全不同。說白了,就是帝國對這些原來的藩國太好,以至于大家都感覺跟假的一樣,所以各國都有一個小心思,那就是帝國肯定有什么事,是大家不知道的,早早晚晚,各國要對帝國進行回饋。
而忽然讓莫臥兒帝國和馬拉塔帝國入盟,各國就恍然大悟了,因為這兩個國家與南洋各國幾乎沒有什么關系,它們加入同盟,就是各國要站隊帝國,為帝國幫腔。
雖然這些猜測完全是本末倒置,但各國高懸的心反而放下來了。
唯一讓南洋各國比較憂心的是,兩個次大陸大國的加入,會不會影響各國的經濟利益。
政治風險也就罷了,站隊幫腔這種事,那就是順手而為之,不會有什么損害的。各國真正擔心的還是兩國加入之后的經貿競爭。
畢竟南洋國家所擁有的那些優勢貨物,諸如大米、木材等,也是次大陸所出產的,甚至一個恒河平原產的大米比南洋各國加起來還多。
是李昭譽注意到了這個問題,給出了一個很簡單的解決辦法,那就是把經濟合作與政治同盟分開,各算各的,而馬拉塔帝國和莫臥兒王朝加入的是政治軍事同盟性質的東方集體安全同盟,而南洋國家除了加入這個東方同盟,還加入經濟為主導的,東方經濟合作會議,簡稱東方經合會。
而兩個組織都有一個相同的條款,其余國家的加入,需要原成員國至少三分之二投贊成票才行。
東方同盟,大家看在帝國的面子上投贊成票也就罷了,東方經合會,那是事關各國利益,可是要正兒八經的投票才行。
李昭譽聽李君威安排趙銘德這個副相出面,他試探說道“若父王得閑,最好去見見各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