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立國之后,選拔人才官員,奉行的是察舉和征辟制度。
百年前,魏國幾位大儒官員與皇帝一起頒布和推行了科舉制度,從此以后,他們便自詡自己為天下文道起源。
而當時的燕皇不拘一格,果斷學習科舉的精髓,使得大燕人才選拔舉薦與科舉并行,未曾落后于魏國。
直到今日,女帝頒布詔書,開展新政,昭告天下設立武舉考試,同時,女子亦可以參加科舉。
容妙嫣做出新政的決定,顧小侯爺就是那根導火索。
之前謝昀開辦安鸞書院,為了宣傳,特意為顧瀾掛了個書院司業的職位,但實際上,顧小侯爺從未在書院教過一次課。
顧瀾想了想,長此以往,書院的女孩子雖然嘴上不說,心里肯定以為書院在行欺騙之事。
于是,她進宮跟容妙嫣道,既然女子已經可以讀書識文做官,又有了特殊的書院,那為何不開展武學課程
剛好她這個夫子,也能派上用場。
容妙嫣心想顧瀾說的有道理,轉念再想,如果書院連武學課程都有了,又為何不能允許女子參加科舉考試再在科舉中設置武舉,豈不妙哉
任何新政的出現都會面臨舊勢力的反對,但容妙嫣一來沒有徹底廢除舉薦制,二來科舉制度早已確立,增加武舉更是讓平民百姓有了條新的出路,得到了百姓支持。
何況,大燕本就重武輕文,這幾年捷報屢傳,許多大燕男兒的夢想都是成為顧侯爺攝政王那樣的大將軍,女子也掀起了“誰說女子不如男”的風潮。
最重要的是,當今大燕軍政財權民心,牢牢掌握在女帝,丞相,顧家,攝政王手中,而當他們戮力同心,沒有任何人能夠阻止這樣的意志。
新政在大燕國土內如火如荼的推行,也傳遍天下每一處角落。
這一日,是除夕。
孝景皇帝已經駕崩一年,歲末時節,除了禮部之人商議著為孝景皇帝祭祀,其他人都在議論女帝新政的事情。
寒風凜冽,大雪紛紛,厚重的積雪仿佛要壓垮那搭建并不結實的茅木屋。
男人坐在房檐下的一塊石頭上,面前,是燃燒的紙錢與火盆。
“阿胥,我前些時日,去潞州找到了蘇太后薨逝時候,在她身邊的方姑姑,她說,太后那時,一直在叫著你的表字,你看,其實蘇太后還是念著你的。”
宋執低聲呢喃,聲音微微哽咽。
曾經禁軍的金甲被一襲青灰色衣氅替代,燃燒的橘色火光忽明忽暗,映襯著他的面容很是柔和。
他撥動火苗,讓紙錢燃燒得更旺一些,僅剩的丹鳳眼仿佛一潭清幽湖泊,含著淡淡的思念和無言的情感。
這里的村落處在北境山林邊緣,大雪封山,幾乎與世隔絕,宋執已經在此居住了幾個月
今天白天,村中來了一名販貨郎,說道如今大燕子民都安居樂業,女帝頒布了新政。
從此以后,各家中的女孩若冰雪聰明,可以讀書習文,若孩子身體康健,志向不凡,等長大后也可以參加武舉考取功名。
“寧安公主,她將你的天下治理的很好。”
宋執的唇角勾起一抹清淺的笑,他抬起頭,望著烏云遮擋著的月亮。
細碎的雪花飄舞在火光中,落在他的臉上,融化成一滴眼淚。
“容仲胥,等我替你看遍這山河萬里,便去尋你。”
宋執曾聽說過一個說法,一個人真正的死亡,不是身化白骨,血濺碧階,而是被他人遺忘。
他會永遠記得容璟,他記得,他便還活著。
燕國新政的消息,跨過千山萬水,傳到了魏國的汴都。
魏君濯和魏流羽知道后,想了許久,第二天,不顧群臣反對,便效仿燕國,同樣推行了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