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要知道佐藤是全日本F3冠軍車手,如今在英國跟法國的F3賽事上面,都已經拿下了出色的成績。有傳言F1聯盟里面的B.A.R車隊已經看上了佐藤,不出意外很有可能簽下試車手合同。
張一飛就連普通方程式車手都算不上,準確來說只是一個卡丁車手,這點瑕疵對于一名卡丁車手來說算得了什么,哪一位卡丁車手能做到200公里的時速過彎?
所以山本右京不知道該如何形容張一飛,生疏車技跟極限駕駛這兩種特質,同時出現在他的身上,簡直可以稱之為一個矛盾體。
賽道上面試訓還在繼續,有了第一次極限過彎的操控,張一飛接下來的路段就更得心應手。不過他并沒有再次挑戰極限,賭運這種東西,成功一次已經是老天爺眷顧,要是能次次成功,那就叫歐皇開掛了。
后面彎道,相比較第一個彎道那種驚艷一般的極限,就顯得有些平淡,唯一能值得稱道的,就是賽道上面那個“回頭彎”,車速必須降低到80km/h,張一飛剎車時機選擇非常好,沒有出現過于減速跟超速失控的場面。
第一圈下來,控制臺向武田純子通報了張一飛的圈速,1分52秒33,平均速度差不多120公里每小時,距離試訓合格要求相差了足足8秒。
這個成績的出現,再次讓武田純子想不明白了,張一飛第一個彎道就能做到200km/h的過彎速度,怎么后面越跑越慢了?
如果張一飛這個時候知道武田純子心里面想什么,他估計會忍不住吐槽。并不是自己想要開的慢,而是賽道這么長,三圈試跑下來,他能熟悉賽車的操控就不錯了,記住賽道十三個彎道特征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張一飛只記住了一個彎道,那就是起步之后第一個右轉彎,他也拿這個彎道,來玩命的測試賽車的過彎極限。
玩一次就差點真要命了,總不可能每個彎道都玩命過吧,所以后面的彎道張一飛只能邊開邊摸索,來尋找最佳的過彎路線。另外一點就是方程式賽車,張一飛只能說開沒多大問題,真要說跟其他賽車那樣如臂使指,也是不可能的。
各方面因素加起來,張一飛只能越開越慢,這次試訓規則,是挑選半個小時里面的最快圈速,所以張一飛至少能開二十圈以上,他并不在乎第一圈的圈速是多少,真正的好戲都在后面。
第二圈開始,就連最初的右彎張一飛都沒有選擇極限過,所以第二圈的圈速,比第一圈還要慢了幾毫秒。這種情況在豐田青訓營里面也是首次,按理說第一圈一般都是熱身狀態最慢的,后面圈速逐漸加快,還有人第二圈比第一圈還慢的?
一直到了第三圈,張一飛終于超越了第一圈,進入了1分52秒的大關,但這對于豐田試訓標準來說,依然遠遠不夠。更別說豐田的試訓標準本身就不高,如果張一飛全力只能勉強達標的話,可能也簽不了長約跟拿到車手贊助。
第四圈開始,張一飛的車速開始明顯提升,也是在這一圈,張一飛終于能比較順暢的操控這輛方程式賽車,從能開層次,進階到了會開的水平。
也是這一圈,張一飛圈速突破1分50秒,離達到試訓標準,只有不到六秒的差距。
而這只是一個開始,第五圈、第六圈、第七圈,幾乎每一圈下來,張一飛都有接近一秒的提升。到他跑第十圈的時候,張一飛的圈速已經達到了1分45秒22,離通過標準剩下不到一秒的時間。
“納尼?這是在進化嗎?”
山本右京成為賽車數據分析師,已經有接近十年的生涯了,他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奇怪的車手,感覺每一圈下來,張一飛都好像變得更強一樣。
甚至山本右京心里面還有一種奇怪的想法,那就是張一飛剛上車的時候,好像并不會開方程式賽車,他就是在跑圈過程中一步步摸索出來,所以才會有這種類似進化的夸張進步。
但是這種想法真的可能嗎?一名就連方程式賽車都沒有摸過的車手,就敢來豐田車隊試訓,而且眼看著就要通過試訓了,這真不是在演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