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飛不過是個人付費車手,豐田公司只提供技術支持而已,就跟雷諾付費技術支持一樣,他能過彎的這么完美,達到有背后車隊的效果?
馬薩并不輕視張一飛的實力,但他同樣不會高看張一飛,更不會認為張一飛實力如此強悍!
其實馬薩想不明白很正常,外界眼中張一飛只是一個新人車手,還是來自中國這種賽車弱國。背后沒有一個強大的歐洲車隊撐著,很多數據跟賽道經驗方面都是短板。
但是他們不知道,張一飛的背后站著一個巨人,這個巨人擁有著頂級F1車隊邁凱輪的數據資料。
這就要怪科塞爾沒有紐維那么的知名,而且他離開邁凱輪車隊都快十年了,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德國老頭,原來還有著如此牛逼的背景。
另外還有一點重要原因,那就是張一飛肯吃苦,他硬生生的把霍根海姆賽道的數據,都記在了自己腦海中,經驗上面其實并不輸這些歐洲車手!
張一飛跟馬薩一前一后的過彎,后面的庫比卡跟迪克森也是緊追不舍。
特別是迪克森,他過彎路線非常完美,簡直跟張一飛如出一轍,差點就在彎道上面把庫比卡給超了。
要不是庫比卡經驗豐富,關鍵時刻變線擋路,讓迪克森被迫放棄了超車想法,可能現在順序排名直接就要變更。
排位靠前的幾位車手順利過去,后面那些實力差一籌的車手,面對第一個彎道的激烈爭奪,就沒有這么精準的操控能力了。
很多車手面對這種高撞車風險的爭奪,什么過彎路線都變成浮云,只要能開過去就不錯了。但哪怕就是如此,依然有兩名選手在第一個彎道就沖出賽道,場上就只剩下十八名車手。
按照這個效率下去,看來這一場比賽的完賽率,可能比賽前預測的還要低。
過彎之后補油升檔,張一飛跟馬薩兩個人沖進了林蔭道,因為暖胎圈的緣故,導致現在的林蔭道積水明顯更多了一些。
但無論是張一飛還是馬薩,都沒有把這些積水給放在眼中,依然瘋狂的踩著油門,跑出自己最快速度。
就如同賽前輪胎的選擇一樣,有野心的方程式車手,從來都不會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勝利跟冠軍的渴望,才是他們走上賽道的唯一追求。
張一飛同樣如此,寧愿粉身碎骨,也絕不放慢速度!
狂暴的發動機聲音,在林蔭道形成了接近于隧道的放大效果,樹葉被音浪顫動,水滴開始紛紛掉落。
如果說之前暖胎圈是小雨的話,那么現在已經相當于中雨的效果,地面上甚至出現了一層薄薄的水膜,高速度的賽車飛馳而過,卷起一片片的水霧。
特別是經過一些有積水的“水坑”時候,張一飛開始明顯感覺到某個輪胎的抓地力瞬間下降,整個車輛都出現瞬間抖動。
但是張一飛死死的控制住方向盤,不然雷諾賽車出現打滑跡象。一旦這個時候打滑,哪怕最終沒有失控,也會被后面的馬薩給追上來。
張一飛從來都沒有小看過馬薩,就如同一句國內老話,戰略上可以藐視敵人,但是戰術上一定要重視對手。
接下來又是兩個彎道,張一飛跟馬薩兩個人依然高速過彎,過程中追咬的很緊。可能是張一飛的速度跟實力,激發了馬薩的潛力,他比之前排位賽跑的還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