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到林蔭道之后,地面上的積水開始逐漸嚴重起來,特別是空氣波動跟聲浪帶來的震動,樹葉上還沒有蒸發的雨滴,紛紛掉落在賽道上面,就如同下了一場小雨。”
“今天大多數選手,選擇的都是普通濕地胎,很明顯他們不想放棄對于速度跟極限的追求。但問題是濕地胎的排水能力,面對這樣的賽道環境是不足的。這次霍根海姆賽站,已經發生了馬杜的事故,希望不要再看到第二起悲劇發生。”
跟馬薩輕微傷不同,排位賽馬杜的連環撞車,傷勢就要嚴重的多。
左肩骨折,肋骨斷了四根,最嚴重的是頸椎承受高速沖擊錯位。
如果手術順利的話,馬杜未來還能成為一個車手,要是頸椎錯位傷到了脊柱神經,那么下半輩子可能都要坐在輪椅上面。
賽車,從來都是一個高風險的運動,站上賽道就注定面對這些危險。
雷德的擔憂,對于現在賽道上面的車手來說,簡直是不值一提,沒有一個人會放慢自己的速度。
畢竟現在比賽才剛剛開始,沒有到結束階段那種無法追趕的局面,冠軍只有一個,誰都想站上那個位置。
張一飛跟馬薩就更是如此,可以說只要有機會,他們兩個都是全油門加速。
賽車打滑失控種種風險,都已經不在這兩個人的考慮范圍之中,戰勝對手,才是他們的第一目標。
林蔭道的末尾,就是著名的薩切斯(Sachs)發夾彎,這個發夾彎的角度非常小,甚至還有180度的回頭彎,是整個霍根海姆賽道最為挑戰性的地點之一。
特別是在這種路面積水的情況,高速過180度回頭彎,賽車速度帶來的慣例,更是對于輪胎抓地力的挑戰,也是絕佳的超車地點。
“導師,薩切斯發夾彎來了,不知道一飛君能不能防守住。”
“能不能守住,就看他的速度是否比對手更快。”
科塞爾冷淡回了一句,然后按下了耳機上面的紅色通話鍵。
“飛,前面就是薩切斯發夾彎,后車馬薩追的很緊,大概率他會內側入彎搶線。”
“降低剎車力度,過彎速度保持1檔80km/h,騎上左側路肩來擴展過彎弧線角度。”
“讓馬薩明白,你的切線比他更狠,速度比他更快,不要給他任何能戰勝你的希望!”
這是科塞爾第一次賽道上面傳遞指令,而且這條指令可以用“兇殘”來形容。
要知道正常情況下,薩切斯發夾彎極限速度,也就是1檔70km/h左右。
現在還有賽道積水,輪胎抓地力下降的風險,科塞爾卻要求80km/h的速度過彎,這完全就是在玩命挑戰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