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的抓地力是不夠,但這并不是沖出賽道的原因!剛才這種速度,換做任何一名F1車手來開,都可以絕對的保證成功過彎。”
“你真以為90km/h過彎,跟100km/h過彎,這10km/h速度差距,沒有雷諾初級賽車跟一級方程式賽車的差距大嗎?”
“你要知道,速度提升帶來的失控風險,并不是呈線性的,而是呈幾何狀態的提升。每一公里的速度差距,帶來的難度都有很大差距,而十公里速度區別,那幾乎可以讓過彎沒有任何懸念。”
聽到科塞爾這段話,張一飛沒有反駁,確實讓任何一名F1車手剛才來過這個彎道,他也相信不會出現自己這樣的情況。
可能之前張一飛會找借口,畢竟自己只是雷諾初級車手,他們都是F1車手,這個地球上最強的幾十號人之一。
但是現在張一飛不會了,他如果能夠成功達到普羅斯特的要求,那么他同樣可以成為F1車手,成為這個世界上車技最強的幾十號人之一。
或者換一個人來作比較,基米·萊科寧以一名新人的身份,進入到索伯車隊后,直接就跑正式的F1賽事,這個時候賽道上面會有人因為他是一個新人讓著他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沒有人會在乎你到底是不是一個新人,車手在賽道上面只關注自己能不能贏得勝利!
之前科塞爾說要用F1的標準來對待張一飛,這就不是一句空話,既然別的F1車手能過去,那么張一飛為什么會失控?
“我過完走線確實太隨意了,沒有到達這個彎道的極限,是我的問題。”
張一飛沒有狡辯跟推卸,他剛才操作沒有多大失誤,走線也是按照標準的常規過彎路線。
但問題就是出在他選擇了一套最為標準的駕駛方式,導致了過彎的失敗。
因為那一套標準的過彎路線,并不是為了挑戰極限而準備的,既然打算用極端的速度過這個阿德萊德彎,那么就自然要采取更為激進的過彎路線。
比如說入彎時候盡量侵占外側路肩,經過APEX中心點的時候,反打方向盤補油來抗衡慣性等等。這些駕駛方式改變,都能一點點的提升過彎速度。
可能每一個操作方式的改變看起來不多,但是疊加起來的,就是一個很客觀的數字。賽道上面每快那么零點零幾秒一圈,幾十圈累積下來,就可以快了將近一秒。
而這個一秒對于頂級F1賽事來說,就是亞軍對于冠軍的仰望。
聽到張一飛能這么快的轉變承認自己錯誤,而沒有一般年輕人那樣的不服氣,這一點讓科塞爾感到很滿意。
但是他卻并不會因此稱贊張一飛什么,失誤就是失誤了,不能因為你坦然承認錯誤,就能夠將功補過。正式比賽只要出現一次這樣的失誤,那么就永遠都沒有彌補的機會!
這就是競技體育的殘酷之處,沒有后悔跟重來,一丁點的錯誤,都會被無限的放大。
“右京,你帶著阿虎他們檢測一下賽車,沒問題的話就點火繼續。”
“嗯。”
山本右京點了點頭,然后帶領著阿虎跟志哥兩個人,去檢查一下賽車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