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科塞爾,就把目光放在了張一飛身上,這是成為一名世界級車手,必須要經歷的過程。
科塞爾本以為張一飛面對這種局面,會有一種新人的不知所措。
結果讓他意外的是,面對自己的目光,張一飛反倒很沉穩的給出了自己的計劃。
“如果沒有現成的走線數據,我們可以自己制作一份。”
“喔,說來聽聽。”
科塞爾饒有興趣的看著張一飛,他想知道張一飛能想出什么好的適應方法。
“街頭我依然會去試跑,可能沒法做到賽事級的那種極限,但同樣可以熟悉賽道。”
“另外東望洋賽道,道路的長度、寬度跟彎道角度,這些數據都可以很輕松查到,算是路政的公開信息。所以右京你可以利用這些數據,計算出彎道的理論最佳走線,到時候我再結合賽道的練習賽,就等得到實際上的極限切彎路線。”
就如同“方程式”這個名字一樣,賽道上面的各種彎道極限過彎路線,都是可以用公式算出來的,得到最佳的APEX點。
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最佳過彎路線,實際上受限于場地、天氣、速度、甚至是對手的干擾,每條過彎路線都是不同的。
但只要有了這條理論上的最快過彎路線,張一飛基本上就能知道極限的邊界大概在哪里。到時候結合賽前的30分鐘練習賽,張一飛相信自己,能得出一套適合自己的過彎路線。
這次不是之前的盲目自信,而是張一飛對自己實力的底氣!
“很不錯,知道從其他方面尋找突破了。”
科塞爾收起了之前的嚴肅,甚至罕見的出現了笑容,夸贊了張一飛一句。
張一飛能在短時間里面改變自己心態,并且思索到解決的方法,這種適應速度用驚人兩字來形容都絲毫不為過。
有過錯,就直接指出來給予批評。但是有進步,也要給予肯定,這就是科塞爾的行事風格。
港島距離澳島并不遠,渡輪很快就停在了碼頭上,張一飛他們也順勢結束了對于比賽的討論,準備下船。
澳島因為之前張一飛來過一次,算得上比較熟悉,所以他直接帶著團隊成員,去到了之前跟盧寧平住過的酒店。
這個酒店并不是什么豪華星級賓館,但是勝在干凈、安靜,很符合張一飛的要求,所以他再次選擇了這里。
辦好了酒店的入住手續,就在張一飛準備去到房間放行李的時候,他的手機響了起來。
這幾天算是張一飛手機響的最頻繁的時段了,所以他以為是盧叔或者老頭子打過來的。
結果張一飛拿出手機一看,上面顯示的卻是謝天成的號碼。這就讓張一飛有點意外了,從上次在日本的一別之后,謝天成就沒有再找過自己,這時候他打電話有什么事?
帶著這種疑問,張一飛按下了接聽鍵,還沒等他開口說話,電話那頭就已經傳來了謝天成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