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無論如何,布倫德爾還是很欣賞張一飛在雷諾賽事上的表現,后來更是聽到這名中國小子,復制了基米的“三連跳”奇跡進入了普羅斯特車隊,更是臨時參賽就拿到了澳島F3冠軍。
這更是從側面證明了,張一飛雷諾方程式的成功,并不是什么偶然。
“我覺得很難,F1是這個世界上最頂尖車手的賽事,并且飛的訓練賽呈現一步步下降趨勢。”
“訓練賽只是為了測試賽車對于賽道的適應程度,很多車手都不會全力發揮。而排位賽要面對淘汰的壓力,每位車手都會全力發揮,中國小子更難以取得什么成績了。”
切斯完全不相信張一飛的實力,甚至認為這名中國車手,完全是靠著炒作跟車隊看中他背后的贊助商,才最終能進入到F1圍場的。
但是作為一名F1賽事解說,他也不可能把內心里面的想法公開說出來,只能用這種方式,來表明張一飛實力不夠。
“我不這么認為,你看飛的前幾個過彎,無論是走線還是速度,都絲毫不弱于其他F1老將。甚至我覺得他比較練習賽,好像還有一定的提升。”
“所以這一場排位賽的最終成績,還是要等待結束后才能知道。”
面對布倫德爾的反駁,切斯只是笑著點了點頭,內心里面卻不以為然。
賽道上面的張一飛,吸取之前練習賽的一些教訓,改進了自己的過彎方式,甚至里面有著一絲模仿舒馬赫的影子。
畢竟作為一名賽道新人,很多時候要承認自己的不足,向強者學習才能使自己進步。更別說張一飛學習的對象,是大名鼎鼎的未來車神舒馬赫。
而且向舒馬赫學習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至少沒有強悍到操控能力,那種距離賽道一些隔離板,只有1到2厘米的極限過彎,是完全不可能操作出來。
甚至就連張一飛,控制JS53賽車,以接近200公里的時速,去挑戰著一兩根手指的寬度,都是一件驚心動魄的事情。
高溫加上極其專注的注意力,僅僅是在第一圈,汗水就浸透了張一飛的里衣。真正F1賽事的強度,真的不是之前雷諾那種級別能比擬的。
不過還好,F1賽車上面已經裝備了飲水系統,有一根導管穿過嘴部呼吸窗的小孔,直達車手的嘴角。只要按下方向盤上的按鈕,儲水容器里面的水或者功能型飲料,就會通過微型水泵傳輸到車手嘴中,用最快跟最方便的姿勢完成補水。
只是在這種時候,張一飛就連喝水的想法都忘記了,他的眼中只有賽道跟儀表盤顯示的各種賽車數據。
接下來的幾圈彎道,張一飛都盡可能的延遲剎車點,去追求那微弱的毫秒級別時間優勢。面對賽道上眾多的之字彎,張一飛也是采取極限走線,而不是剎車減速。
“科塞爾,目前最快圈速排名。”
“舒馬赫依然第一,你最快圈速比練習賽有所提升,排在所有車手第七,1分25秒690。”
張一飛之前三輪練習賽最快圈速是1分25秒862,目前圈速提升了接近0.2秒,排名上升了兩位。
但是排位賽還沒有結束,1分25秒690的圈速,并不能穩固第七的位置,張一飛依然不敢有絲毫的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