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次的圈速其實對比之前練習賽,其實有著些許的提升,但是面對其他車手的突飛猛進,就有點不夠看了。
不過第八的排位成績,對于基米來說,其實算得上是一個好成績。歷史上面基米真正的爆發,要等到03賽季,才脫離了新人的稚嫩,成為了完全體的“芬蘭冰人”,擁有跟舒馬赫一戰的資格。
現在的他,還是年輕了一些。
第九是前F1世界總冠軍車手維倫紐夫,他最終還是沒能反超張一飛,甚至是倒退了幾位。
英美車隊的賽車性能落后,加上維倫紐夫的狀態也處于不斷下滑之中。之前剛加入英美車隊的時候,維倫紐夫甚至還出現過一個賽季零分的情況,這位曾經登頂過的冠軍車手,已經越來越展現出頹勢了。
排名第十的車手,算是阿萊西的“拳友”,他就是前普羅斯特車手海德菲爾德!
新賽季加入索伯車隊的海德菲爾德,脫離了普羅斯特車隊壓抑跟頹廢的環境之下,開始迎來了自己的復蘇。不說成績多么好,至少比上賽季那種慘不忍睹的墊底強多了。
可能有些時候,兩名車手在一起做隊友,還真是一種互相拖累,還不如分開去做對手。
阿萊西跟海德菲爾德就是如此,一個排名第十,一個之前排名沒變,依然是第十一的位置,兩個人成績都有著明顯的上升。
后面的車手,張一飛只是關注了一下阿隆索,他排在第十九位。這個名次倒數第四,壓根看不出來這名車手,過幾年就能連續衛冕F1世界總冠軍,真是一個徹底的小透明。
掃視一輪過后,張一飛的目光最終還是放在了舒馬赫的圈速上面——1分24秒387,超越了賽道記錄哈基寧的1分24秒528最快圈速。
只不過這并不是正賽,排位賽的最快單圈,并不能算作是賽道記錄。
而自己的圈速為1分25秒533,相比較練習賽又提升了0.3秒,但跟舒馬赫依然有著堪稱驚人的差距!
歷史上面舒馬赫在澳大利亞的揭幕戰中,也是取得的桿位并且拿到了分站冠軍!
不過當時他的桿位圈速是1分26秒892,相比較現在的成績慢了許多,這是因為那天阿爾伯特公園賽道天氣惡劣,出現了刮風下雨的情況。
并且阿爾伯特公園賽道結構特殊,算是環湖賽道,寬闊的湖面帶來的風力,要遠超其他常規賽道。所以風力復雜變化,很影響賽車的速度跟穩定性,當年圈速都相對較慢。
但是哪怕都相對較慢,那年的舒馬赫桿位速度,依然是處于遙遙領先的位置。要知道第二名的巴里切羅,圈速才1分27秒秒263,足足落后了接近0.5秒。
這對于F1圈速來說,算得上是驚人的差距,也足以看出來巔峰舒馬赫,無敵是多么的寂寞。
后面的車手圈速,基本上就是幾十毫秒到一百來毫秒依次類推下去,沒第一跟第二的驚人差距了。但是倒數第一的米納爾迪菜比車手馬奎斯,硬是比倒數第二慢了3秒!
這種差距,簡直跟后世被硬拉上來的日本車手井出有治有的一拼。也正是因為馬奎斯菜的驚天動地,米納爾迪跑到賽程一半,頂著壓力把他換下去,用華人熊龍跑完了后面的賽事。
舒馬赫的遙遙領先,讓張一飛感到壓力很大,不知道該怎么才能戰勝這位車神選手。但對于其他車手來說,已經算見怪不怪,畢竟這不是第一次發生。
同時排位賽的成績定格之后,各路媒體第一時間把通稿發了出去,揭幕戰的影響力,加上今年各路新人跟黑馬頻出,更是引發了高關注度,幾乎是在全球范圍內,瞬間引發了一場輿論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