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液正常。”
“缸體壓力正常。”
“溫度正常。”
“傳感器鏈接正常。”
一道道工程技師的聲音響起,確定了目前賽車的工況沒有任何問題之后,P房里面開始亮起一盞黃燈,工程技師開始拔下連接賽車跟計算機之間的電纜,做好最后的發車準備。
與此同時,維修技師也會把掛在賽車輪胎上的暖胎毯給拿下來。到這一步,標志著所有的發車啟動步驟都已經完成,就等待著張一飛駛入賽道。
這時候耳機里面,也是傳來了賽道指揮中心的發車指令,P房里面的黃燈也變成了綠燈。張一飛按下了鍵盤上的離合器鍵位,掛上一檔駛出P房。
進入到維修賽道之后,一腳油門下去,發動機轉速開始飆升,震耳欲聾的引擎嘶吼聲音響起,藍色的普羅斯特賽車,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之中。
“如果今天老板也在這里就好了,他可是這個賽道上的王者。”
領隊亨利這時候感慨了一句,要知道普羅斯特在**十年代的時候,可謂是統治了奧地利A1賽道,總共在這里拿了三次分站冠軍頭銜,是當時現役車手之最。
只不過這一次奧地利大獎賽,普羅斯特并沒有跟隨一起過來。因為隨著華利投資集團的五千萬美金入賬,普羅斯特要忙著債務結算、跟法拉利進行細節協商,以及新賽車的研發等等。
這個賽季只剩下最后三場比賽了,很快最新一代的JS54原型車,就將在比賽結束后進行試車。時間只剩下最后的一個月,他必須要保證在冬歇期到來之前,就完成賽車的測試工作,否則將耽誤明年的賽車冬測。
“亨利,不用擔心,老板在邁凱輪車隊兩奪A1賽道冠軍的時候,科塞爾也是車組成員,他絕對非常清楚過程。”
“而且這一次飛準備的非常充分,我相信他沒問題的。”
比賽工程師科德這個時候,也開口說了一句。張一飛從來都是那種狂妄但不自大的人,任何一場比賽,在能力允許范圍之內,他的賽前準備工作永遠都是無比扎實。
奧地利大獎賽,如果算上養傷期間,張一飛足足準備了兩個多月。
當初揭幕戰還是一個新人菜鳥的時候,他都能在澳大利亞大獎賽闖入積分區,今天還能不如當時的菜鳥水平?
“可能是期望變高了吧,當初我們的目標,只是飛能跑完全程就可以了,名次什么的不重要。”
“但是現在……”
說到這里的時候,亨利的嘴角下意識的流露出“羞澀”的笑容。
“現在我想的是飛什么時候能成為冠軍。”
“不只是你,所有車組成員都是這么想的。”
“對啊,飛到底什么時候才能站上那個最高的領獎臺呢?”
亨利感嘆了一句,然后把目光放在環形屏幕,上面有著張一飛車載攝像頭傳輸回來的畫面。
只是受限于這個時代的科技水平,加上無線帶寬很有限,畫面并不是很清晰,甚至還伴隨著卡頓。一般情況下,哪怕就是車組成員,都是主要看賽道轉播的畫面。
不過賽道上可是有22輛賽車,導播不可能把鏡頭都放在一名車手身上,哪怕就是舒馬赫都不可能。所以大多數情況下,都只有前排車手,才有更多的露臉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