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靠自然進風肯定是不夠的,F1工程師們設計了強制進氣冷卻系統,能盡量把剎車盤跟剎車片溫度,給維持在400攝氏度左右。
不過這個強制進氣冷卻系統,算是故障率比較高的部件,而且很多時候哪怕沒有故障,也有可能急剎之后的入彎減速,導致進風量不夠。
剛才練習賽過程中,張一飛的剎車系統傳感器,就曾短暫出現過高溫警報。因為時間上并不長,溫度也在極限范圍之內,所以車隊并沒有通知張一飛,防止影響到他的比賽狀態。
如果高溫時間再延長一點,有可能直接著火點燃輪胎跟其他賽車不見。那就不是什么比賽狀態問題了,而是直接退賽的問題。
除了這兩個在A1賽道著重檢查的緩解,其他的就是常規引擎、變速箱等等檢測。所以這個時候阿虎也靠了過來,站在張一飛身旁嘀咕道:“F1賽車這么高科技,不知道塞根木頭干什么,一點都不耐磨。”
“要是放一個金屬條,哪還有這么多事情?”
聽到這個嘀咕,張一飛簡直是哭笑不得,這小子想什么呢?
“塞木頭就是為了方便檢查磨損啊,要是放金屬磨不動的話,那最低底盤的限制,還有什么意義?另外耐磨的金屬是多重,木頭又是多重,你小子就不考慮一下重量對于賽車的影響嗎?”
車重對于F1比賽成績來說,有著堪稱決定性的影響,很多時候比賽最快圈速,都是在賽程末端才出現。
這就是因為跑到了后面,賽車燃油逐漸消耗殆盡,輪胎外層的磨損,以及車手身上的汗液蒸發,重重因素疊加起來,導致車重要比開始時候輕了許多。
之前練習賽的時候,張一飛選擇在剩余百分之十五燃油的階段,開始了自己的圈速沖刺。而最快圈速是在剩余百分之五燃料時候跑出來的。
當然,這并不是說越到比賽結束,速度就一定越快,這里面還要考慮到輪胎的磨損程度。
胎溫上來磨損一半的時候,處在重量跟抓地力的平衡點峰值,隨著后面磨損越嚴重,抓地力開始下降,哪怕就是車重再輕也不敢瘋狂提速了,到時候就不是跑出最快圈速,而是跑出賽道了!
“嘿嘿飛哥,道理我都懂,我這不就是隨口說說嘛。”
阿虎進入職業車隊也有一年了,這些基礎的東西他其實心里面都懂,就是口嗨了兩句。
張一飛聽到后也是笑笑,拍了阿虎腦袋一下就回到了后臺休息室。
當高度緊張跟集中的精神放松之后,取而代之的就是一種狂歡之后的疲憊。
休息室里面,阿萊西已經坐在里面了,他看到張一飛進來,朝著點了點頭,算是打過招呼了。
剛才的場面,是屬于張一飛的榮光時刻,阿萊西在年輕時候也拿過桿位,明白這一刻對于一名新人車手來說,是多么的興奮跟激動,可以享受到所有人的歡呼跟掌聲。
所以阿萊西并沒有過去打擾,甚至內心里面看到這一幕,還有著一絲小小的嫉妒。
畢竟中國小子還如此年輕,就拿到了自己第一個桿位頭銜,而且還是重返賽道后的第一場比賽。回想起自己的新人賽季,跟現在的張一飛差距是如此直達,真是后生可畏。
張一飛也是朝著阿萊西擺了擺手,然后坐在一旁,兩個人都沒有說話,休息室還是一如既往的安靜。
對于這種局面,張一飛也算是很習慣了,沒有了當初那種沉默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