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飛跟車組成員慶祝了幾句之后,就來到了科塞爾的面前,臉上帶著一種得意說道:“科塞爾,你就不打算表示兩句嗎?”
“跑的不錯。”
“夠冷淡。”
張一飛差點沒忍住給科塞爾一個中指,這也太敷衍了一點吧。
但是科塞爾絲毫沒有在意張一飛什么想法,而是直接走到了車庫。
練習賽結束之后,賽車同樣有一場檢修,保證明天正賽階段的工況。
不過這一次,科塞爾首先要求技術團隊,把賽車給吊了起來,檢查賽車底盤的磨損程度。
隨著賽車被升起,能很明顯的看到,底盤上固定的那一根木塊,磨損的非常厲害。上面的鎢釘,都被磨了小半截,甚至就連賽車懸架低點,都出現了摩擦的痕跡。
每場正賽結束后,賽事組委會都會檢查底盤磨損程度,如果超過限制,甚至會取消當場比賽的積分。
張一飛這種磨損程度,代表著他很多時候都是用著極限角度過彎,哪怕就是最低底盤調校,都擋不住過彎時候帶來的離心力側傾,最終磨到了底盤中央的木板。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這種程度磨損,可能張一飛不僅僅是過彎或者急剎托底,還有不斷借用高出賽道的路肩因素,否則不會這么嚴重。
“飛,木塊磨損程度有點高了,排位賽可以堅持,71圈的正賽,絕對會超出規則限制。”
首席技師查理看到這一幕后,開口朝著張一飛提醒了一句。
積分正賽的時間跟賽程,都要比排位賽長的多,按照這個磨損程度,張一飛在賽后檢測的時候,基本上是別想通過了。
“飛,明天正賽之前,借用路肩過彎的次數要規劃一下,想辦法減少。”
科塞爾只是淡淡的補充了一句,并沒有多說什么,因為他很能理解排位賽為了爭奪桿位,張一飛肯定是全力以赴,盡量極端走線。
因為普羅斯特賽車性能本身就要弱于對手,如果彎道上不跑出最快速度,那憑什么能比別人更快?
這不是張一飛的原因跟錯誤,而是現實的無奈選擇。
“嗯,我明白了。”
張一飛點了點頭,就如同車隊要制定比賽策略一樣,看來這次自己也要想辦法抓緊時間,制定出一個詳細的賽道走線方案,把對賽車底盤的磨損程度給降低,至少要符合賽事標準。
看完最重要的底盤磨損之后,查理重點檢查了一下剎車系統。
其實單從從磨損程度上來看,損耗并不大。因為F1剎車片硬度非常高,很難像是輪胎這樣一場賽事下來,把剎車片給磨沒了。
相比較磨損,賽道上更應該擔心的,是溫度跟散熱問題。因為F1規定不允許使用任何液體主動冷卻剎車系統,只能靠著風冷去降低高達1200攝氏度的高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