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是大滿貫車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哪怕幾年沒有交鋒,不在自己的對手名單里面,舒馬赫還真不管無視維倫紐夫的進攻。
王者從神壇上面跌落,除了對手的強大之外,更多是輸在自己的傲慢上。
舒馬赫依然保持著對于對手的尊重,對于冠軍的強烈渴望,他不會給任何人可乘之機,這才是賽道上最強車手的職業素養。
所以他在彎道上,更多是把重心放在壓制維倫紐夫身上,而不是反超前面的張一飛。
維倫紐夫如此瘋狂的攻勢,其實也很好理解,他本來的目標是張一飛。但是誰都沒有想到,舒馬赫這種級別的車手,會在1號彎就被張一飛給超越。
還沒等維倫紐夫進攻,就已經失去了最初目標。為了戰勝張一飛,為了回應花車上中國佬對于自己的羞辱,維倫紐夫這一站,已經做好了無所不用其極的準備。
既然張一飛已經跑到前面,自己被舒馬赫給擋住了,那么就連舒馬赫一起超好了。
“擋我者死”!
其實不單單維倫紐夫有這樣的心態,更后面的熊龍,也有這樣的心態。當他看到張一飛超車舒馬赫,心態其實是崩潰的。
熊龍是一個華人,但他的思維,其實已經是偏歐美化的華人。也就是說,他始終認為中國車手,要比歐美車手差一籌。
這不是說他歧視中國車手,而是長久的歐美文化沖擊下,已經讓他形成了一種潛意識的認知。這就是為什么,張一飛會遭受到很多冷眼與嘲笑,很多歐美車迷可能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他們優越感的本質,同樣也是基于這個理論。
熊龍本以為自己跑到第五,很快就能贏來跟張一飛再次對決的機會。但是張一飛壓根就不給他這個機會,1號彎就強超了舒馬赫,這個在他心中幾乎不可戰勝的車手。
這一幕,瞬間就讓熊龍心中的車手等級觀念崩塌,如果鏖戰一番之后超車,他都能說服自己接受。但如此輕松、快速就超過去了,華人車手真的能強大到這種地步嗎?
熊龍最大的野心,也不過就是爭奪華人最強的名號,他從未想到,張一飛已經朝著世界最強的目標進發。
不!我不能放棄,我必須要一雪前恥!
想到這點,哪怕就是再怎么震撼,他臉上的表情也依然很快冷酷了下來。戰勝張一飛,可以說是他重返賽道的最大信念之一,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
熊龍也開始拼命的追趕著前面的維倫紐夫,只是他沒有對方的實力,哪怕就是足足為美國大獎賽準備了五個月,依然在復雜的半邊彎道,只能做到勉強跟上,根本無法展開有威脅的攻勢。
這種現狀,讓熊龍更加的難受了,同樣新人站上賽道、同樣努力過、同樣因傷退賽,為什么差距越來越大,難道華人天才車手就注定是他張一飛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