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倫紐夫的前輪,直接撞到了舒馬赫的賽車側面,相比較高速超過300km/h的速度,現在彎心速度因為維倫紐夫最終剎車的緣故,大概只有70km/h左右。
這個速度并沒有出現什么賽車撞毀的情況,而是如同推了一把,直接把舒馬赫給推出賽道,沖向了賽道緩沖區。而借助這個阻擋的力道,車速徹底慢下來的維倫紐夫,反而轉向過來輕松過彎。
“什么情況,維倫紐夫把舒馬赫給撞出賽道了?”
“這算違規還是失誤?我感覺維倫紐夫是故意這么做的。”
“我也感覺故意的成份很明顯,否則他不會選擇在這個彎道進行超車。”
“萬一是想要出其不意呢?”
賽道觀眾開始紛紛討論剛才的局面,到底是事故還是惡意的。
不過很快就有一批印地車迷開始叫囂,他們壓根不在乎到底是有意還是無意,只要結果是維倫紐夫超越了舒馬赫,這就夠了!
“干得漂亮,這才是我們印地車手的狂野!”
“維倫紐夫,你終于覺醒了,這才是我們的印地精神!”
“F1的娘跑們聽著,這才是真正的速度與激情!”
“印地,男人的賽車!”
印地賽車的風格,一向以狂野跟激進而聞名,并且對于資金跟技術門檻要求較低,參賽車輛也要遠遠多于一級方程式,最高時候一度超過了60輛。
后來為了保證安全跟觀賞性,賽車數量被限制在30輛出頭,但哪怕就是如此,依然比F1賽事要高出十來輛。
這么多賽車擁擠在賽道上,很多時候技術真的沒有空間發揮出來,特別是在起步階段。
所以想要“出人頭地”,野蠻跟激進就成為了必備素質,否則將永遠被人給擋在后面。
賽車數量、車手技術、速度規則,種種因素結合起來,就導致了印地賽車事故頻繁,但這也成為了它的一種風格跟特色。所以維倫紐夫現在的強硬舉動,很符合現場印地車迷的口味,他們很喜歡。
只是喜歡歸喜歡,把F1賽車給比喻成為娘炮的運動,這一點惹怒了很多F1車迷。
因為一級方程式,同樣有著屬于自己的驕傲,作為人類汽車工程技術的最高結晶,車手實力的最高殿堂,技術流風格帶來的美學,不是野蠻粗糙的印地賽車所能比較的。
“說誰是娘炮賽車?沒有規則的野蠻撞擊,難道就能被稱之為男人嗎?”
“做不到有技術含量的超車,只能靠著撞擊去贏,真是賽車界的恥辱!”
“難怪維倫紐夫在F1一落千丈,時間終究會把實力給印證出來。”
“禁賽維倫紐夫,這絕對是故意的惡意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