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當張一飛來到車隊維修站的時候,迎接他的不止有車組成員,還有數名F1管理公司的工作人員。
看到張一飛走過來,為首的一人來到張一飛面前說道:“你好,飛,首先恭喜你成為美國站的冠軍。我是F1管理公司賽事運營總監史密斯,能跟你談談有關于印地賽車的事情嗎?”
F1賽事運營效率有點快啊,美國大獎賽才剛剛結束,這就開始進行到印地賽事的運營規劃階段了嗎?
不過張一飛轉念想想,確實F1方面要抓緊時間,畢竟十幾天后就是賽季收官戰,日本大獎賽的時間。如果拖太久的話,將會影響到自己跟舒馬赫的比賽狀態。
當然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國際汽聯跟F1管理公司,對于跟印地王者之間的賽事非常重視。這不單單決定誰才是方程式賽車最強車手的身份,還有可能決定未來誰才是方程式龍頭老大的地位。
無論如何,國際汽聯跟F1管理公司都要做好萬全準備,來確保最終賽事的勝利,所以他們才會如此著急跟張一飛進行賽事協商。
“沒問題。”
張一飛點了點頭,跟賽事總監史密斯握了下手,然后一同前往車隊的休息室。
坐下之后,史密斯也知道張一飛剛比賽完,處于身體跟精神都比較疲勞的階段,所以他速戰速決,直接開門見山的問道。
“飛,你跟舒馬赫,已經答應了跟印地冠軍之間的賽事,并且選擇用印地規則。我想知道,你有什么關于賽事上的幫助跟需求嗎?”
“有,我需要了解印地賽車,并且賽事維護方面,交由普羅斯特車組成員。”
張一飛果斷說出自己的需求,也是他本來在賽后,就要著手去解決的難題。
畢竟賽車模擬器再怎么訓練,也無法達到真實賽車的效果。賽道問題倒是好解決,印地橢圓賽道布局實在沒什么好說的,就是一個橢圓形要是記不住,那真是能買塊豆腐撞死算了。
之所以張一飛能答應印地模式比賽,橢圓賽道就是決定性的因素,哪怕沒有完整跑過,這條賽道熟悉程度,應該也跟印地車手沒什么差距。
所以剩下的問題,就是印地賽車了。雖然都同屬于方程式賽車,但是動力、底盤、氣動布局、變速箱齒比等等都完全不同,需要一個適應的時間跟過程,至少必須有一定了解。
這個問題單靠張一飛或者普羅斯特車隊,是很難去解決的,必須要由國際汽聯跟美國汽車協會去協商,才能弄來一輛比賽用的印地賽車。
另外張一飛對于美國佬沒有任何信任感,所以賽事保障必須要由普羅斯特車組維護,防止被動手腳。
“沒問題,我們會跟美國汽車協會去協商。除了這點之外,對比賽時間有什么建議?”
“越快越好,最好在三天之內搞定。”
張一飛不打算浪費太久的時間,畢竟后面還有日本大獎賽收官之戰。
雖然已經沒世界總冠軍的爭奪,但是分站冠軍頭銜,他依然想要拿到手中。特別是現在日本正處于亞洲賽車的龍頭老大位置,張一飛是時候要讓他們明白,老大的位置該換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