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也是感染了其他正在檢修的維修技師,他們也紛紛附和道:“沒錯,我們是最強的團隊!”
當天晚上回到酒店,張一飛并沒有因為美國大獎賽冠軍,就放松對于自己的要求。他依然去到了訓練間,進行印地橢圓賽道的模擬訓練,就如同下午的勝利不存在一般。
張一飛還沒跑兩圈,科塞爾就走了進來,遞給他一份資料說道:“橢圓賽道雖然簡單,但是越簡單的東西,想要跑的比別人出色就越難。它依然有著屬于自己的特色跟走線,這份資料好好記住。”
既然科塞爾已經知道張一飛偷練橢圓賽道的事情,那就沒必要再遮遮掩掩,所以他遞給了張一飛一份,自己收集的橢圓賽道資料。
沒有意外,也沒有客氣,張一飛打開了這份資料,里面是科塞爾著重強調的四個彎角走線。
千萬不要以為橢圓賽道,就是一腳油門到底,然后傻傻往左打方向盤就可以。這里四個彎道,都有重點要注意的地方,特別是第一彎跟第四彎。
第一彎道就是逆向13號死神彎,而且隨著布局改變,是從觀眾席跟維修區之間進入,入彎前車手只能看到輪胎墻跟水泥墻,完全沒有足夠的事業,靠的就是對于賽道的熟悉跟絕對的距離掌控信心!
后面二號三號彎,要特別注意極速情況下,傾角彎中側風的影響,很容易導致賽車打滑。大多數印地車手沖出彎道,其實并不是速度過快或者輪胎抓地力不足,而是被側風給吹出去的。
最后一個彎道很狹窄,類似于一個瓶口造型越收越緊,真正的行車線路只有一條,而且還要躲避影響抓地力的輪胎碎屑區。
這就極致考驗車手對于距離的控制,到底是一本手冊還是一本字典寬度,就看車手的實力了。
“我會記住的。”
張一飛合上資料,對著科塞爾肯定的回了一句,F1標準賽道他都記住了,印地500布局,不存在任何問題!
“明天印地賽車應該就會送來,今天早點休息。”
從科塞爾的嘴中,罕見的說出了讓張一飛早點休息的話語。
因為科塞爾知道這段時間,張一飛身體有多疲憊,同樣也沒有任何一個分站冠軍,馬不停蹄就要面對一場強度不下于正賽的方程式賽事。
而且還完全是不同類型,張一飛相當于要從零開始,去迎戰對方的強者。
哪怕科塞爾一向是比較激進跟極端的思維,他都認為張一飛已經處于極限的邊緣,這個中國小子,實在是太難了。
“我知道了。”
張一飛點了點頭,然后繼續投入到賽車模擬器訓練中,既然有了新資料補充,那么就更要抓住時間,去驗證走線。
看著張一飛的舉動,科塞爾搖了搖頭,他明白這小子是不會聽自己話休息的。
也罷,就瘋狂這一回,讓美國那些嘲諷,都統統閉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