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科塞爾點了點頭,確定賽車沒有問題之后,他轉頭對著張一飛說道。
“鈴鹿賽道的特點,我相信你已經很清楚了,標準測試賽道,各種彎道非常的全面,考驗車手應對各種復雜路段的能力。”
“這條賽道上并沒有標準的停站限制,可以按照車手的習慣選擇進站次數,主流是二停。今天這場練習賽跑完,你覺得自己更適合幾次停站?”
科塞爾這次并沒有在賽前就決定最終的停戰次數,因為鈴鹿賽道的戰術策略非常靈活,需要根據天氣跟溫度來進行不斷調整。
此刻鈴鹿市溫度很適應,二十度上下,這就讓戰術的選擇更加的自由。既然沒有車隊成績的壓力,所以科塞爾想讓張一飛自己根據能力,來做一次選擇。
“三停。”
“三停?”
聽到張一飛的選擇,科塞爾還是有些意外的。因為鈴鹿賽道主流是二停戰術,其次是一停,最后才會選擇三停。
畢竟賽道路面并不粗糙,而且賽道急剎車彎道并不多,對于輪胎的磨損在可接受范圍之內。如果保胎技術足夠穩的話,完全靠著一停跑完全程,節省大量的進站時間。
三停的話,就是一個非常冒險的舉動了,必須要上超軟胎瘋狂追趕。而且面對“保胎大師”的壓車,要在最短時間里面超過去,否則速度跟一停車手一樣的話,那就會喪失掉軟胎的所有優勢。
“嗯,一停穩輸,三停還可以試試看,
張一飛說的很直接,就目前這種局勢下,他只能用三停戰術去劍走偏鋒,看是否能復制未來舒馬赫的四停奇跡。
“你確定嗎?”
科塞爾強調了一句,三停戰術就意味著不留余地的追趕跟進攻,否則就是慢性死亡的階段。現在的張一飛,已經不是那個早期會讓人輕視跟大意的中國菜鳥了,他想要超越任何一名對手,都會遇到最瘋狂的阻擋!
“沒問題。”
回答的很自信,張一飛也想要挑戰一下自己。
下午的二練階段,可能是受到了張一飛的刺激,車手們的斗志跟戰意,明顯要比上午的時刻強烈了許多,速度也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甚至在賽道上,還有一些火藥味的舉動出現,比如說蒙托亞緊緊的跟在張一飛后面,做出想要發動進攻的動作。
不過不知道問什么,蒙托亞最終沒有在練習賽階段挑釁,可能這對于他來說,是一個激烈的心理斗爭階段。是把職業生涯都賭上去,為了追求那報復的爽快,還是用勝利來洗刷自己的恥辱?
一直守住蒙托亞這條理智底線的,就是他曾經印地年度冠軍的榮耀。畢竟他不是一般的F1新人,印地方程式博格華納的獎杯上,始終刻著蒙托亞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