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托亞此刻內心里面暗暗心驚,畢竟發車他有著10秒的領先優勢,哪怕張一飛用上超軟胎,速度相對來說比較快。但是每圈都能快自己1秒,依然是很夸張的數字了,這已經差不多追回了進站換胎所需要的時間。
相比較蒙托亞對于十圈追上自己的心驚,而張一飛對于十圈才追上蒙托亞,就顯得不是很滿意。
因為鈴鹿賽道跟其他F1賽道稍有不同,作為測試賽道,它的長度達到了5.807公里,而一般F1賽道長度是4.5公里左右。
也就是說其他賽道跑完300公里出頭的賽程,需要跑70圈以上,而鈴鹿賽道只需要跑53圈,比賽就算是結束了。
自己現在用了10圈追上蒙托亞,換做其他賽道的話,可能就是13、4的賽程。單圈領先蒙托亞1秒不到,而且還是在超軟胎的情況下,對于這種速度張一飛自然是不滿意。
這里面主要原因,還是對于賽道的掌控程度不夠。美國大獎賽上,面對著全場的嘲諷跟印地冠軍的羞辱,張一飛可謂是把自己潛力給壓榨到了極限,甚至是超水平發揮,短短時間里面瘋狂的掌控了所有賽道細節。
但是領路賽道要更長,并且作為測試賽道,所有彎道跟路段復雜地形都有,短時間里面想要掌控的難度很高。
并且這次美國大獎賽耽誤了一段時間,然后飛往法國總部處理中國工程師的事情,又耽誤的一段時間,張一飛真正準備日本大獎賽的時間,其實并不多。
美國大獎賽的爆發是不可復制的,鈴鹿賽道現在的表現,算是張一飛的正常發揮。可能在被人的眼中,作為新人賽季來說,已經算得上超級天才級別。
但是張一飛的目標,從來都不止是超級天才或者新星,因為天才這個詞在F1圍場里面是批發貨。他要做的是世界最強車手,目標是塞納,是舒馬赫!
“前面就是蒙托亞了,一飛閣下終于迎來了真正的對手!”
“又被藍色幽靈給盯住了,不知道此刻蒙托亞的內心里面,是不是已經產生了恐懼。”
“美國大獎賽蒙托亞不是很不服氣嗎?那就來戰個痛快,贏到他服氣!”
“干他媽的蒙托亞,我永遠都不會忘記巴西大獎賽那個被撞掉的冠軍!”
“是嗎?那我也永遠不會忘記,美國大獎賽被撞掉的冠軍!”
看臺上的觀眾,看見張一飛跟蒙托亞再次相遇,就如同點燃了火藥桶一般,瞬間充滿了激情。
因為現在只要是個車迷都知道,這兩個人之間的恩怨情仇,而且每次都對抗的非常激烈,哪怕為了冠軍撞出賽道的事情,都做了不止一次兩次了。
這兩個人的對決,就代表著火星撞地球,代表著會成為賽道上最精彩的一刻,自然會讓全場觀眾開始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