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賽道出自于德國設計師赫爾曼·蒂爾克之手,之前亞洲的雪邦賽道也是他設計的,可以說兩臺賽道有著異曲同工之處,特別是大直道末端的回首彎,雪邦賽道部分在彎道內循跡制動,而東海賽道就連剎車點都在彎道內,屬于全曲線循跡制動,這是一個堪稱瘋狂的設定!”
科塞爾訴說著東海賽道的特色,其實不用科塞爾說,張一飛比他更加的清楚,畢竟這是自己上輩子跑過數年的賽道。
東海賽道跟雪邦賽道,都是出自同一設計師之手,所以有很多相似之處,甚至有人把東海賽道稱之為雪邦賽道·改。但是在東海賽道上,補齊了很多雪邦賽道的短板,以及增強了挑戰操控極限的設定。
比如說雪邦賽道最刺激的超車點的T2弧形彎,在東海賽道就出現了升級,入彎的速度更加快,剎車路線更加極端。
因為東海賽道的整體形狀,可以簡單看成一個“上”字形,擁有兩條非常夸張的長直道,速度可以輕松達到賽車的極限。
賽道的起點,就是“上”字一豎的中間位置,1號彎就在最上方的頂尖。只不過這1號彎可不像漢字那樣,是連接那一橫的直角彎,而是呈螺旋狀,并且還包含了2、3號彎,甚至是4號彎的一部分。
當賽車從這一豎的底部開始加速往上跑,達到頂點的時候,時速能輕松超過330km/h,這時候開始右轉進入1號彎。
只是1號彎被設計成一個超長的螺旋狀彎道,甚至連同2號彎一起,接近于一個圓圈那么夸張。車手在螺旋彎道內既需要保證剎車跟轉向不沖出賽道,又必須要保證自己的速度,劃出一條完美的弧線過彎。
如果單單只是1、2彎也就罷了,當你正旋快要轉完的時候,立馬左轉彎開始反旋,這就是賽道的3號彎,同樣的操控又要再重復一遍。
就好比玩跑跑卡丁車游戲,遇到一個S彎,正向漂移之后立馬要反向漂移,而且想要速度更快的話,還要一邊噴氮氣一邊漂移。
東海賽道過螺旋彎的感覺,就跟游戲差不多,原本應該減速過的彎道,卻因為實在太長了,導致必須在彎道內加速過彎,而且還比S彎的弧度更大更夸張。
這就需要車手有著絕對的操控能力,以及對賽道的理解,才能做到剎車跟油門完美集合,達到傳說中的全曲線循跡制動。
正是因為難度的存在,所以東海賽道是F1里面最容易超車的賽道之一,稍微有任何一點失誤,就會讓對手輕松的超過去。
科塞爾說完這一段賽道資料,然后看了兩位車手一眼,想聽聽他們自己的想法。卻發現張一飛的注意力,并沒有放在圖紙數據上面,而是明顯處于走神之中。
這種狀態突破了科塞爾忍耐的極限,德國老頭直接嚴厲的斥責道:“飛,你是不是認為這是自己的主場,就一定能贏下舒馬赫拿冠軍?”
確實剛才張一飛處于走神狀態,只不過他并沒有神游太空,而是自己回憶著關于東海賽道的數據記憶。所以突然面對科塞爾這么一問,他下意識的回了一句:“是有這么個想法。”
當張一飛把這句話說出來,維修站內車組成員的臉色都有些怪異。
主場對于很多車手來說確實是一種優勢,但問題是這條東海賽道,是一條今年才修建完成了全新賽道,哪怕這是張一飛的主場,除了士氣方面外,在賽道熟悉度上是人人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