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燕今天的任務是整理書柜。
有事弟子服其勞,幫代教授整理書柜也沒什么,而且她今天心事很多,本來也沒心情學俄語,來到小紅樓以后還擔心上課時走神讓代教授生氣呢。
結果代教授請她幫忙整理書柜,還貼心的留下了茶和餅干之后就離開了,讓她一切自便。
她可以放心大膽的一邊整理書柜一邊走神了。
楊玉蟬把她送過來以后就匆匆趕回家了,走之前她嚴厲的說“你不要亂走,中午我來接你回家吃飯”
楊玉燕體貼的說“我可以自己坐車回家。”
“不行。”可惜剛上任的牢頭鐵面無私,楊玉蟬禁止她自己回家,必須要等人來接。
“姐,我都十八了。”楊玉燕抱怨道,但她千不該,萬不該后面又接了一句“你以后有孩子了肯定是個虎媽。”
把楊玉蟬氣得一張臉紅透,一句話都說不出來的走了。
楊玉燕心里升起三分愧疚,不過她以前就覺得楊玉蟬的性格過于認真,會鉆牛角尖,但那時楊玉蟬還沒管過她,她的體會不深,現在楊玉蟬似乎因為在馬天保的事上受挫,對家人驟發出巨大的責任心與責任感,她做為家中最小的一個,就成了楊玉蟬的目標人物,開始隱隱感到自己以后會再多一個媽。
還是非常嚴厲的那種。
那個“虎媽”也是給自己準備的。
所以她的愧疚很快就消失了。
她負責整理的是代教授開放給學生使用的書房,據說樓上還有一間是代教授自己的書房,里面全都是教授的珍藏,學生們都十分的向往那里的書。
不過在她看來,這間書房里的書要是都讀盡了也夠當大文豪的了。
她在整理之前問代教授要按什么順序整理,書柜上的書是按什么方式排列的。
代教授說需要遵循幾個準則第一,四面靠墻壁的書柜都是按照國家劃分的,所以同一個國家的作者的書放在一起。
第二,同一個理念的作者的書可以挨著擺,而不同觀念的書放在相臨的書柜上。
第三,同一個作者的書當然應該放在一起,如果這個作者同時還是個譯者,那譯制書也放在一起。如果一個作
者有多個筆名,那她知道的就放在一起,不知道的可以來問他。
最后,如果她有任何拿不準的地方,都歡迎來找他。
楊玉燕就開始了自己的搬書大業。
雖然這間由學生使用的書房中的書擺的還是非常整齊的,大部分的學生在用過后都會盡量放回原位。但仍然有書跑錯了位置,還有許多書可能是在課堂上使用的,搬回來后沒有及時擺回書柜,就這么摞起來放在桌上或地上或推車上。
楊玉燕就先從她認識的書開始擺起,而一本書她認不認識也很容易分辨拿起來看書皮就知道了。
有的書她看過或聽過的,拿起來時就像遇到一位舊友,面容熟悉多年未見,翻一翻看一看再放回去。
有的書就是家里有的或她買過的,那就熟得不能再熟,招呼都不必打,直接放回去。
有的書她沒有看過,但是至少能看懂書皮上的文字的,她都會仔細看上一兩章再尋找安放它的位置。
最后一種是她連書皮上的文字也認不出來的,或是雖然認識文字但讀不懂的,她把這些分門別類的放著,最后再解決。
她像一只勤勞的小蜜蜂,在這間書房中來來回回的跑,不多時就覺得身上熱起來了,于是脫掉了外套。再過一會兒仍然覺得熱,于是擼起了袖子。最后仍然覺得熱,她打開了所有窗戶,還有門,讓涼爽的風吹拂進來,吹去燥意與額間的微汗。
有人敲門,咚咚兩聲,很有禮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