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虛鶴只是一個小人物,不過是因為恰逢其會,才能在報紙上占據了那么多的版面。
祝顏舒翻著報紙嘖嘖道“現在倒是能在頭版看到他的名字了呢,真該恭喜他終于出名了,成大文人了。”
楊虛鶴出事以后,祝家每天就突然多了一份開銷買報。
雖然楊玉蟬每天記賬,時常對著暴增的數字心驚,但她也沒有對這份增加的開銷說什么。
哪怕是不識字的張媽也喜歡讓楊玉燕替她念報紙。
吃過早飯,該出門的都出了門,張媽就拿著大家看過的報紙去楊玉燕,央她念給她聽。
不過最近的報紙沒什么內容,因為許多報社都關門了,許多編輯、主編都被投入了憲兵隊的大牢,等待釋放。
但楊玉燕卻很喜歡看現在的報紙,因為報紙上全都是廣告。
民國的廣告哦。有很多讓她吃了一驚的廣告都是在報紙上看到的。
比如火柴,這個現在叫洋火的東西,她以為既然叫洋火,必定都是從外國進口來的,不料報紙上已經有國產洋火打廣告了,小小的版面上印著一朵牡丹花,這個是國產洋火的商標畫。價格也相當便宜,已經把外國的洋火給擠倒閉了。
這種事放在這個洋大人滿大街走,比政府官員還牛皮的時代里,你敢信嗎
楊玉燕以前是不敢信的,但報紙上的廣告告訴她,許多國產的產品都把洋產品給擠沒了。
比如花露水,這個也是外國貨先出來的,但現在百貨公司里賣的全都是國產花露水。
還有化妝品中的胭脂水,就是她那個年代又復活的唇頰兩用液體腮紅,也是外國貨密斯佛陀出品。但現在國產的胭脂水賣得滿大街都是,廣告到處張貼。密斯佛陀的胭脂水不曉得呢。
張媽給她買的餅干,以前楊玉蟬每天早上吃的面包,這個也有國產的,外國人開的蛋糕房都開在外國人聚集的地方,而點心鋪就開在百姓多的菜市場和小巷子里,也很好吃,味道并沒什么不同,甚至會更好吃一點。
現在楊玉蟬不吃面包了,張媽就改在點心鋪給她買餅干,又便宜,包的又多,還能跟外人講一講最近家里缺錢的事。
報
紙上什么廣告都登,只要有錢買廣告就都登。所以上面還有妓院的廣告,也有妓女自己掏錢登自己的廣告。
還有戲院賣票的,唱昆民、京劇的不怎么出名的人來演出了,也會登個廣告上來周知票友前來捧場。
剩下的就是個人的啟事了,尤其以紅事和白事最多。報社方面都會小心的把紅白事放在兩個版面,避免讀者不快。
楊玉燕念完賣罐頭肉的廣告,翻過一頁就全都是尋人、結婚、訂婚等這種廣告了。她問張媽“念尋人嗎”
張媽很喜歡聽尋人的廣告,她的父母已逝,姐妹兄弟全都不知在哪里,不知道是不是還活著,或許她是盼著有人會在報紙上尋找她吧。
張媽點點頭,湊近她“念吧。”
楊玉燕就把尋人的廣告全都念了,邊念邊嘆息。
尋找女孩子的有很多,十七八的有,七八歲的也有,多數只能是一聲嘆息。
尋丈夫的也有好幾則,幾乎每天都有。她常常念到同樣的名字,當這個名字不再出現,她就會想這個丈夫是回家了嗎還是登報的那個女人已經沒有錢了呢
除了尋找丈夫的,還有尋找兒子的,老父老母,登報尋子。這也很讓人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