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的事進行的不太順利。
主要是因為施無為的原因,他認為安娜是一出悲劇。
當然,它是悲劇,這個沒人反對。
不過他認為安娜的悲劇從一開始就出現了,這個也沒人反對,偉大的文學作品總是在開頭就昭示著悲劇的苗子。
可他千不該萬不該將渥倫斯基當成了主角來對待。
可能是因為他是男的,所以他從來沒有代入過安娜,哪怕安娜的心理活動從頭到尾都有。他代入的就是渥倫斯基,他認為他才是主角,安娜是個配角。
他認為渥倫基斯從一開始就不是愛上了安娜,他只是見色起意,想勾引一個上流社會的有夫之婦,兩人來一場上流社會司空見慣的愛情游戲,假如這里面有什么是他愿意為之承諾的,那就是他們未來可以成為情人,有些真心的那種。
但婚姻他從來沒想過。
他向他的表姐炫耀他追求安娜,一個有夫之婦的細節,他的表姐也聽得津津有味。
偏偏這個描寫在開頭。
楊玉燕發現要是將這一節略過去,那她翻譯出來的安娜就是梁祝。而如果將渥倫斯基與表姐的對話也加進去,那就是西門慶與王婆了。
這可跟她的初衷不一樣了。
她的本意還是想描寫安娜的愛情,而不是想描寫一個婦女是怎么被人誘騙的。前者是風流韻事,后者是犯罪。
可她隨即發現,假如她仍執意只描寫愛情,那她就和市面上那些男人沒有兩樣。都只拿愛情當遮羞布,哄得男人女人們沉浸其中,掉幾滴眼淚,將事實真相棄之不顧。
而她是個女人,這就顯得格外的惡毒。
當她為此發愁而不得不改掉翻譯的主線情節時,蘇純鈞還很奇怪“我早說過他們是潘金蓮和西門慶啊。”
他好笑的摟著她的肩哄她不要難過,心想女孩子果然還是更浪漫一點。
楊玉燕想起施無為與蘇純鈞,無意中好像堪破了一個真相。
她與楊玉蟬說“男人真現實啊。”
施無為那么天真純樸的一個人,但他也從來沒把安娜看成是愛情故事。
人人都將渥倫斯基當成是這個故事中的配角,安娜是主角。但事
實上確實是由渥倫斯基開啟了整個故事,也是他推動了所有的情節發展,安娜像一只木偶,在他的影響下慢慢步入悲劇的命運,最終死在了他們定情的火車站。
她記得安娜在臨死前看透了渥倫斯基的愛情與卡列寧沒什么不同,他們都并不愛她。
她以為這已經是最悲哀的地方了。
但當她發現施無為與蘇純鈞對安娜的解讀與她完全不同之后,她感覺到一股涼意從天靈蓋灌入全身。
楊玉蟬說“你記不記得姓楊的在報紙上說他愛媽媽愛我們很多人都相信了他的話。那時我以為他們是裝傻,揣著明白裝糊涂。”
楊玉燕點點頭。
楊玉蟬“我把安娜讀完了。”她把書翻到了最后,指給她看“渥倫斯基聽說安娜自殺后打算吞槍自盡,不過讓人救了下來。他的朋友感慨渥倫斯基愛慘了安娜,認為安娜這個女人用愛情折磨了一個有為青年,最后棄他而去,拋棄了他。”
楊玉燕看起來,只是最后的一小段而已,像是另一個旁觀者在替看書的人發表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