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蟬“這才是讓我心涼的地方。那些讀報紙的人中,估計有不少都認為姓楊的真的愛我們和媽媽。就算他背叛家庭,登報離婚,想拿走家里的錢,從來不管我們,等等。這些人仍然認為,他愛我們。”
比真相更可悲的是當你發現你無法改變假相時。
假的比真的有更多人相信,于是假的變成了真的。
楊玉燕思考了一天以后,將大綱改了。她仍然將安娜定性為主角,卻從渥倫斯基的角度開始,他所有的對話都保留下來了,還有卡列寧,還有安娜的閨蜜、她的朋友們,所有人對安娜的評價都保留了下來。
安娜成了名符其實的“主角”。
蘇純鈞看了一下她挑選出的場景,這些都要翻譯出來的話,可能要花上幾年的功夫。
不過他才不會提醒她這是一件大工程呢。
能有件事讓她忙,這樣她就不會總掂記著回到學校去了。
楊玉燕在眾人的幫助下整理完了新的大綱,發下大愿“我要在一周內把它翻完。”
所有人都看出這不可能,一周她能翻到第二章就算她厲害。
但所有人都沒
說。
施無為看一看楊玉蟬和蘇純鈞,很奇怪這兩人為什么不提醒她。
楊玉蟬發覺他的視線,背著楊玉燕解釋了一下“這樣她才會認真學習。”
這段時間,楊玉燕對俄語的興趣正在急速減退。她已經無法再忍受那些長長長的單詞了,相比之下法語是多么親切。
要不是安娜這部小說,她又突發奇想要翻譯出來,可能她現在早就光明正大的把俄語排在法語之后,并且永遠也不會再把它提起來了。
楊玉蟬覺得這是個好機會。
施無為一直以為楊玉蟬是很寵愛楊玉燕的,他看得出來祝家所有人都很嬌慣楊玉燕,不過他就算看出來了,以前也從來沒打算說什么,不止是因為他怕交淺言深,而是他很少反駁別人的主張。
他佩服的說“你對你妹妹真嚴格。這樣對她才是好的。”
楊玉蟬仍然記恨楊玉燕說她沒有施無為會教這件事,可她不能把火氣撒在施無為頭上,只好加倍努力督促楊玉燕了。
不過三天,楊玉燕就開始發覺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她想像的更困難。
一方面,她希望把所有的內容都表達清楚。一方面,這會令篇幅變得無比的長,人物越來越多她本來只打算寫三個人物。
另外,加入太多人物之后,故事情節變豐富了,主旨卻變得不太清晰了。
最后,她發現要是想將人物的性格與內容結合起來,那語言文字就會變得更加奇怪了。
她想打退堂鼓了。
可是這里有三個人,不許她退后一步,他們幫她做了那么多工作,她怎么好意思說不想干了呢。
楊玉燕的滿腔后悔之情難以用語言表述。
天氣越來越熱,太陽越來越大。
馬大媽的汽水越賣越好了,有時一天都能賣掉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