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擺手“我就特別羨慕你們這樣專注力特別強的人,我就不行,越緊張越靜不下,說話就是在分擔壓力。”
“我知道,我有個朋友也和你一樣。”
正說著,出發點裁判的對講機終于響了,他來到一號選手身邊,將手伸出來,一抖一收,“準備出發”
一號選手深呼吸一口氣,滑了下去。
余樂的目光追著他。
決賽的選手,實力就不會太差,都具備了花式上下橋和最差都是一周轉難度摸板的能力。
這位h省隊的一號選手也是一樣,在余樂的注視里,以270度的技巧上橋,又以270度的技巧下桿,朝著第二街道區域滑去。
安吉的性格意料外的開朗熱情,他站在出發點的位置,還在為自己的對手拍掌叫好。
這性格和程文海很像,看起來大大咧咧的還很話嘮,但為對手鼓掌,在賽場上大叫,都是他們解決壓力的方法。
余樂見安吉一時間顧不上自己,就急忙再度收斂思緒,在腦海里快速地繼續過動作。
他站在原處,雙眼放空,直到安吉滑下才猛地回神。
安吉出發了。
接下來就輪到他。
余樂沒有去看安吉的比賽,他怕受到安吉的狀態影響,就那么低著頭,站在出發點的平臺上,用滑雪杖一下一下地戳著雪面。
站在這里,他的大腦反而一片空白。
當然不是他因為緊張而放棄思考,是他正在最后調整自己的狀態。
坡面障礙技巧真的是一個需要既冷靜,又激情,而且極度考驗臨場判斷力和耐力的運動。
決賽他們還要滑三輪。
考慮到比賽越久,體力就越會降低,其實第一輪的比賽非常關鍵。
安吉應該到底了,遠遠的余樂都聽見了掌聲。
今天天氣不好,但并不能阻擋觀眾們的熱情,今天的觀眾比預賽的時候多了一倍,聽說山上山下的旅館都住滿了人,雪山景區的游客數量創下了入冬以來的第一次新高。
對講機“沙沙沙”
反正余樂是沒聽清楚在講什么,但出發點的裁判對他伸出了手,平舉出的手臂并沒有攔住他的去路,嚴格說來還差半米多遠,他的動作只是一個信號。
上下揮動一下,接著高高舉起“準備出發”
余樂深呼吸一口氣,再吐出來。
將深深插進雪里的滑雪杖,往前走出兩步,接個橫在了坡度在20多度的斜坡上,再度調整呼吸。
出發
滑雪板的尾端轉到了前方,他背對著整個雪道,朝下滑去。
對這次余樂選擇了反向出發。
他往下倒滑,從腰胯部分往后擰轉,在保持方向不變的情況下,肩膀幾乎橫在雪面上。
這個姿勢讓他的視野更開闊。
可以完美判斷自己的方向。
這一次,他打算向裁判先展示自己倒滑上橋的本事。
決賽三輪,固然第一輪很重要,但余樂始終認為,難度儲備才是重中之重,他必須向裁判展示自己全方位的能力,沒有明顯短板的情況下,提高裁判對他的整體印象分。
余樂出場了。
在他不知道的賽場外,不知道多少人在關注他的比賽。
所有的裁判,這兩天的交談過程里,不知道出現了多少次余樂的名字,不過120天左右的訓練,固然有多年運動打下的基礎,但他的在滑雪上的天賦確實強的可怕。
成長的太快了,讓人不可思議的速度,活的仿佛在傳說里。
關注余樂的也有主裁判刑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