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來就經驗豐富。”也有人這樣反擊。
無論怎么爭論,余樂身上確實有了“經驗豐富”的標簽。
他確實是一名有著非常強的比賽狀態的選手,臨場應變優秀,心理素質太強了
在解決完自己的一個小失誤,余樂朝著場上的第四個道具發起沖擊。
半個u型池。
以及隔壁的一座雙梯形的道具橋。
選哪一個呢
余樂出發前就有想過,自己不一定要去u型池,他上一場做的不完美,但已經是他能夠完成的程度,所以旁邊的道具橋也是可以試一下的。
而如何選擇,一切都取決于速度。
現在。
速度就很合適。
看來“u型池”還是要走一遭啊
余樂不再猶豫,在視線掃過的瞬間,主意已定,便筆直滑去。
角度不斷校正,直至最佳。
然后身體猛地往池壁上一沖
沖上了u型池,身體在瞬間完全與地面達到90°的角度,緊接著就飛了出去。
余樂身在半空,連續轉體兩周,同時雙腳蜷的比任何時候都要緊,又試圖用一只手去抓板。
他不得不這么做。
不能兩次都滑一樣的動作,他必須做出突破。
哪怕這個動作他很少能夠成功完成,依舊要去嘗試。
視野連續地轉動,但余樂始終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他牙齒狠狠地咬合在一起,牙槽泛起陣陣疼痛,血液瞬間好像都沖上了大腦。
他的思緒被分成了兩個部分,一個部分始終關注落點和重心的問題,一個部分在手上,直至手牢牢地扣上滑雪板,于是繃緊的神經瞬間松緩下來,再次聚集到落點處。
這就是還不夠熟練的原因。
如果抓板的動作練到如旋轉,或者喝水吃飯那么簡單,就不會分出多余的注意力。
余樂畢竟訓練的時間太短了,跳臺都還沒有練到很好,就要匆忙練習u型池,一周的時間他還無法形成絕對的肌肉記憶,就只能靠一股血性,去硬闖硬沖
很幸運
他成功了
比賽時候神經繃到最緊的狀態,讓他的大腦如高速運轉的cu,從起跳到旋轉,再到落地,然后“唰”的從u型池滑出去,余樂甚至有種脫力的感覺。
“咚咚咚咚”心跳加快。
雙腳踩在地上,血液已經上了臉,這么冷的天氣,他皮膚一層竟然有汗液在分泌。
握著滑雪杖的右手,食指、中指和無名指的指尖部分,即便藏在手套里,也有一種被勒了一下的感覺。
所有的感官在瞬間被放到最大,余樂卻還要面對緊隨而來的跳臺。
又是“印刷機跳臺”。
一個三周跳高六米的跳臺。
余樂需要在這里,完成一個最好是1080的空中技巧。
口水“咕咚”一聲吞下,刮過干咳的喉嚨,泛起火辣辣的疼痛。
現在的狀態不是很好啊
心跳失控了。
會影響大腦,進而影響判斷力。
而這么短的時間,即便余樂有心平復,身體的機能也不會允許。
就連視野都有點搖晃。
雖然u型池的技巧成功了,但這個后遺癥也太要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