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已經有“有效分”了不是嗎
為什么不嘗試更多的動作,展示自己的全面性給裁判看看
而且,他覺得自己做的到
從當下的狀態,到速度和身體做好的準備,余樂就是有信心可以做到
一種無來由的自信,讓余樂覺得自己無所不能。
所以,來到道具面前,他放棄思考,沒有顧慮,如同即便死掉也要越過山塹的駿馬。
一聲嘶鳴。
奔騰而過。
漆黑的身影在冰天雪地的大山中,呈現蒙蒙烏光,旋轉著,身姿矯健,飛躍而出。
“哐”的一聲響。
6米的距離轉眼抵達,滑雪板與鐵橋狠狠地碰撞在一起。
270°的旋轉,上橋了
但。
并不是十分的完美。
余樂在雙腳與橋接觸的瞬間,就感覺到自己重心有一點點的偏,不是習慣了的腳掌上,而是在腳后跟。
糟糕出現失誤了
余樂甚至來不及反省和懊惱,他就必須要面對之后一系列的問題。
速度的慣性會帶著他繼續往下滑,并不會因為他的失誤而停留在原地,因此也不過轉瞬的功夫,原本還在腳后跟的重心越來越偏。
要提前下橋
他很清楚,提前下橋必不可擋
所以,現在當務之急是要保證哪怕提前下橋,也不會摔倒,更不能丟失速度。
下一個可是u型池啊
7米的高度如果上不去,整個比賽就作廢了
余樂豐富的比賽經驗,再一次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
他的大腦瞬息萬變,已經做出決定。
在確認自己無論如何都會提前下橋的情況下,他首先要控制的就是自己已經在朝前倒的身體。
朝前倒就往后仰嗎
當然不行
這只是正常人在解決失衡情況下的本能反應,作為職業運動員,決不能任由身體去找平衡,畢竟接下來他要面對的是光滑的雪面,一旦后仰嚴重,他就一定會摔倒
頭頂往上頂出一點點。
只是一點點。
于是脊椎也就跟著往后仰出些許,整個身體也往后仰倒。
余樂覺得自己就像一個天線,腦袋正中,對準就是天空,不偏,也不能斜。
與此同時,他腳下一輕,果然在距離橋尾一米處,提前下橋了。
已經注定失誤的動作自然不能再想,余樂在空中繼續努力尋找平衡。
感謝他冷靜的大腦,以及還算不錯的身體控制能力。
雪板在下一秒落在雪面上,幾乎沒有感覺到重心不對的問題,就穩穩地落在了雪地上。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余樂漂亮地處理了自己的失誤,成功站在雪坡上,往下滑去。
竟然一點速度都沒有丟掉。
裁判組看的揚眉,驚嘆于余樂的應變能力。
“像個經驗豐富的老手。”有人這樣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