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技巧能力
也算是余樂的一些優勢吧。
跳水運動員最擅長什么來著
翻騰啊
從十米臺一躍而下那204秒的時間里,余樂最棒的時候可以完成半屈體的四周向前翻騰,并且拿出08秒的時間做好入水前的準備。
余樂此刻渾身的力量都爆發出來,他將身體緊緊蜷著,雙手扣在滑雪板的外側,向前翻騰一周,隨后身體再一擰動,正面朝前,完成轉向動作。
隨后身體打開,等待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過去三個月的訓練里,余樂已經成功將單雙手的安全摸板融入到習慣性動作里,再也不需要拆解來做,更不用在比賽這么緊張的情況下,還要分出一部分的大腦去思考自己的腳在什么位置,手究竟有沒有抓到雪板。
練的多了,自然也就成為了肌肉記憶,現在每次跳起的時候,余樂再也不會去想著將手往頭上舉。
落地。
穩。
向前翻騰360°左側轉體360°。
并不是十分符合這個三周六米臺存在的初衷,但考慮到這是第一個跳臺,速度還不夠的情況下,兩周也是絕大部分選手的選擇。
不過余樂這個空中技巧是有一個很有趣的新花樣。
倒滑起跳,向前翻騰。
在洲際賽里,幾乎大部分選手在跳臺上,都會做向后翻騰的動作,因為別看是向后翻騰存在視野不佳的情況,但是它的穩定性更強,落地會變得更加容易。
導致在那個級別的比賽里,向前翻騰是看不見的。
就算到了s級的賽場里,很多選手也更喜歡向后翻騰,哪怕做更多的周數,也不想做向前翻騰。
在今天已經結束的第一輪預賽里,66名選手,嘗試完成向前翻騰技巧的不足5人。
相信這里幾乎所有人都會向前翻騰的技巧,只是為了比賽,他們都不愿意做更冒險的嘗試,保證足夠高有效分確保進入決賽,才是聰明人該做的。
所以,余樂是今天第五個完成向前翻騰一周技巧的選手。
而且是一個反向的向前翻騰。
就憑借這一份小特殊,就可以讓他拿到更高一點的分數。
余樂第一輪在第二個跳臺出現了失誤,導致他只拿到了一個29的無效分。
第二輪的預賽他應該再穩妥點,所以他選擇了這個動作。
是的,對于余樂而言,向前翻騰還挺簡單的。
跳水真的幫他打下了一個很堅實的基礎,他的翻騰穩定性非常強。
想一想跳水運動員入水時候那壓到了極致的水花吧,如果不是軸心的絕對穩定,余樂有什么資格成為十米跳水的老三。
第一個跳臺轉眼間在身后遠去,余樂依靠一個正軸的轉體動作,讓自己做到了正面落地。
此刻在他眼前,就是這個賽道的第二個跳臺。
就是一個很普通的跳臺。
寬度三米。
高度六米。
在速度充足的情況下,飛起來后與地面的垂直落差可以達到1213米左右,空中時間約有3秒。
大賽組似乎在跳臺方面并不太想搞太多的花樣,就是那么一個普普通通空中技巧的跳臺立在賽道中間,任由選手自由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