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毫無疑問,余樂在飛躍“墻”的時候,撞大運般的讓自己“騰空”。
然后落地。
“唰”
過于傾斜的坡度實在太不友好了,落在這樣的坡上,即便是完成自己范圍內的技巧,都有失誤的可能,更何況是在這個坡上進行突破性的動作。
余樂落地的時候,又差點臉先落地。
他的身體往后仰,為了確保自己不會摔倒,身體的本能就會讓自己往前面傾斜。
余樂在這一瞬間就必須和自己的本能去做對抗,讓自己不會撲到雪上,同時又不能用太大的力氣往后仰,否則結局同樣是一個摔倒。
每次都這樣。
每次在這個地方,余樂都會發生失誤,然后撅著屁股用強大的腰力讓自己重新站起來。
這次也不例外。
雖然是不正確的,更是很不雅觀,但每次都能挽救回來的余樂,從某方面而言,似乎也找到了應對這個斜坡的辦法。
只是這次尤為緊張罷了。
余樂再度站起來的時候,后背好像都冒汗了,厚實的滑雪服讓熱氣散發不出去,那些熱量貼著肌膚瞬間蔓延至他的全身,臉上一片燙熱。
但幸運的是,余樂的心跳并沒有太大的變化。
同樣的事情經歷了太多,他的心臟也變得淡定了。
只不過這次的跳躍到底是加了難度,余樂在落地的時候力量的使用有點失控,當他站穩再度往下滑的時候,敏銳地感覺到丟了一些些的速度。
上一把也是這樣,也是在相同的位置丟掉一點點的速度,進而導致他的第二個跳臺沒辦法完成計劃的難度,最終摔倒失誤。
這一次,當然不能讓歷史重演。
所以當務之急,必須在第一個跳臺追回速度。
怎么做,余樂已經想好了。
在出發前,他就已經設想過各種意外發生后,怎么處理接下來的問題。而自己因為“硬件”上的問題,始終在“墻”下的坡上出現失誤,所以接下來的應對方式,也是余樂思考最多的。
上一輪,他選擇在第一個跳臺硬做技巧,雖勉強完成,卻影響了他第二個跳臺的動作。所以這一次,他必須換一個方式。
在第一個跳臺根據實際情況安排技巧動作,為第二個跳臺積蓄起跳的高度。
具體要怎么做,余樂也想了很多自己擅長的動作,只是臨到此刻,余樂發現,無論什么動作,都不如翻騰讓他來的痛快。
筆直沖向雪坡正中間的四米雪臺,在最高處,即將被拋飛出去的時候,再一次地向上一跳。
這感覺就像他站在十米臺上,大半個腳掌懸空,只有足尖立于跳臺的邊緣,腳趾撐起整個身體的重量,待得一口氣吸入心肺,足弓猛地用力,似一根拉扯到了極致的皮筋被松開的瞬間。
“嗡”
虛空中好像有這樣的聲響,力量從足底傳遞,將他高高拋起。
余樂將雙腿收起來,膝蓋狠狠地壓向自己的胸口,向前翻騰。
又是翻騰
又是屈膝
又是雙手抓板
一樣的動作中,可又有一點不一樣。
如果這個時候,有人將電視按下暫停,就會看見飛在天空中的余樂,身體極致的在往前傾斜。
他的雙臂前伸到極致,手指尖的落處正是滑板的最前端。
余樂只翻騰了一圈。
這個技巧他閉著眼睛都可以輕松完成,是為了第二個跳臺而特意安排的蓄力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