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前面的選手又有多厲害
想要拿下更高的排名,他除了沖擊更高的周數,也沒有其他的辦法。
1440。
一個就連訓練的時候,都很少能夠完成的周數。
余樂卻要在比賽中,第二次去沖擊,第二次去挑戰。
當身體沖上高空,余樂甚至能夠聽見自己在助跳瞬間,從靈魂深處發出大吼,依稀掉落出一些斑駁的蒙塵的物體,露出一些金色的光,照亮他的靈魂世界。
抱膝。
翻騰。
他不擅長偏軸,而偏軸是滑雪比賽里最常出現的動作。
因為這個動作其實依稀存在一點偷周的好處,而且傾斜的身體讓落地也變得簡單一點。
同時比起轉體類的空中技巧,翻騰永遠是最不受待見的那一個空中技巧。
旋轉半徑太大了,同樣在空中旋轉的時間,翻騰只能做兩個就面臨落地,但轉體和偏軸卻能夠完成三個。
這些都是自由式滑雪里約定俗成的規矩。
只可惜對余樂卻不是那么適用。
不僅僅是他曾經練過跳水那么簡單,當然也不是誰都有世界第三的跳水排名,以及在十米臺上具有完成三周屈體翻騰加一周轉體入水,壓下零水花的水平。
但余樂最值得稱贊的還是他在翻騰上苦練了十二年的爆發力,這也成為了余樂敢于在自由式滑雪的賽場上,做出三周翻騰的主要原因。
滑雪,上跳臺,沒有更多的時間在腦袋里快速地過動作,于是所有的空中部分只能是本能,是基礎,縱觀整個世界自由式滑雪的比賽選手,沒有一個人如余樂這樣,在空中以如此快的速度進行翻騰。
一周,兩周,三周。
電閃雷鳴,轉瞬間,三周轉便輕易完成,而他此刻竟然不過剛剛從拋物線的最頂端往下落。
換句話說,余樂的翻騰幾乎是在他整個上升期間完成,如同用翻騰的技巧向上攀爬,待得到了頂峰,便全部結束。
太快了
當余樂再一次做出這個動作的時候,無論是裁判也好,還是解說,亦或者是關注余樂的觀眾,都必須承認,余樂有著其強烈而獨特的個人風格和技巧,是這個坡面障礙技巧賽道上的特殊存在,如同“泥石流”一般,在改變這個賽場的規則和秩序。
“一、二、三,翻騰”米國的解說員在耳機里大喊著,時間太快了,他無法說出更多的話,但高亢的聲音還是代表了他的興奮。
余樂在給每一個人驚喜,給解說員,以及此刻與母親說完話,正走進自己房間的亞瑟德蘭。
少年的眼睛睜的很大,藍色的眼眸里倒映出電腦屏幕里的人影,他的嘴巴微微張開,露出缺了左側大門牙的一排上牙齒,驚艷地看著眼前的一幕。
然后,在亞瑟德蘭的注視中,余樂在足有十米高的距離上,從容完成轉體一周和等待落地。
如果成功,這是一個擁有創新動作的1440°,分數一定會很高。
而亞瑟德蘭并不覺得他會失敗。
很難形容這一刻的感覺,就像是流水蜿蜒流淌,樹上的花瓣飄零而落,那是一種從容優雅的意境,余樂完成的太輕松了,所以當他開始落地的時候,只會給人那行云流水般,注定會成功的感覺。
然后下一秒,亞瑟德蘭的預感果然實現。
準備的時間太充分,哪怕是這樣難度的技巧動作,賽道上的人依舊從容落地。
落地時的震動讓他的身體彎曲下蹲了一瞬,繼而便重新站直,朝下滑去。
完成了
真的完成了
亞瑟德蘭的嘴巴張的更大,掉落的一顆牙齒中間,推擠盈滿出的一截舌頭,然后猛地回神,“滋溜”一聲,將流到嘴角的口水又吸了回去。
作者有話要說唔,不是卡比賽嗷。
最后一個跳臺,樂樂沒敢浪,我也就斷在這里,最高潮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