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說過余樂你的大跳臺很厲害,但為什么在坡面障礙技巧的跳臺區域,卻做不了那么高難度呢
余樂當時含糊著敷衍了過去。
但他心里知道,他是收著、夾著、藏著、掖著的。
在自己熟悉的領域里盡量做到最好,然后一點點去適應新增加的力量,這注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時間。
不急,慢慢來就好。
今天也是需要小心控制的一天。
倒滑來到四米的跳臺前,第一個跳臺相當簡單,除了這個兩周臺外,旁邊就一個一周的小跳臺為其他非主項選手,沒有再多的選擇,而余樂也確實不需要更多的選擇。
毫不遲疑的滑上四米的跳臺,在身體傾斜的下一秒,就將身體向前翻騰兩周,再轉體半周落地。
720°向前翻騰180°轉體,900度的跳臺技巧完成
向前向后翻騰的動作,余樂更多使用的還是卡車司機的抓板技巧,確實很容易做。
在第一個跳臺完成900°還是比較難,如果不是余樂在前面的街區沒有一點失誤,個人的爆發力很強,這個動作也做不了。
所以如果用其他的抓板技巧,一旦影響了軸心,空中時間這么短的情況下,很難快速地找到平衡,一旦發生失誤,后果不堪設想。
余樂向來喜歡穩重求勝。
雖說他在上個賽季的好成績是“險中求勝”,但他如今基礎水平已經達到了世界一流運動員的情況下,必然還是要穩中求勝,同時在一點點打磨細節,提高水平。
今天第一個跳臺完成的很規矩,雖說不是很亮眼,但難度也不是很低,分數自然也不好給的太低。
落地之后,余樂變成正面朝前,看著前方的三周臺,便想起了上午自己在這個跳臺上完成的創新動作。
比賽的時候胡思亂想當然不行,這樣的念頭只是在腦海里升起了一瞬,馬上又消失不見,眼里心里只剩下前方,自己即將挑戰的跳臺。
沒有成熟的技巧,在決賽里不能再用了,他能夠去做的,去挑戰的,唯有自己完全掌握的部分。
身體在跳臺上滑過,雪面留下一個小小的弧形,直至來到跳臺的左側,這個時候身體已經擰轉,隨著被拋飛出去的力量傳遞到大腦,快速的反應速度,讓他在雙腳離開跳臺的同一時間,就向左側翻騰了過去。
這是一個偏軸的轉體
在世界賽場上,非常常見的一種空中技巧,換句話說,比向前向后的翻騰要簡單。
偏偏這樣簡單的動作,余樂卻并不是最擅長的。
幸運的,是他的天賦確實很強,在經歷了一個完整的賽季,以及過去幾個月的修整后,余樂也在偏軸轉體上,也完成的像模像樣了。
他向后翻騰,單手抓在板頭三分之一處,向著左側爆發力十足地偏軸旋轉,因為整個身體都在用力的原因,他的雙腳免不了的分開了一點,尤其是被抓住的左側滑雪板,向外面歪出。
但這并不代表他的軸心發生了變化,腳可不是軸心,軸心在腰腹肌的位置,事實上無論是翻騰還是轉體,核心區域永遠是不變的,區別只在于延展出去的四肢,是朝著哪個方向移動。
最多就是姿勢不太好看。
余樂這個姿勢,用他跳水的經驗來看,空中部分做的不太好,身體軟了,這或許和連續三天的比賽,亦或者是熱身不夠充分有關系。
好在他在經驗豐富,力量加大,很快就重新控制住了身體,在完成了720°的左側偏軸轉體之后,身體再往前一翻。
于是熟悉的動作再次喚醒了他身體的肌肉記憶,雙腿瞬間并緊至最標準的程度,一邊翻騰一邊調整方向。
電光火石的剎那。
稍微有點不那么完美的空中部分,再度變得完美無瑕,同時雙腳穩穩地落在了雪地上。
第二個跳臺
完成
這里距離觀眾席已經很近了,除了聽見掌聲和尖叫聲以外,余樂似乎還能夠聽見人群聚集在一起說話的“嗡嗡”聲,這一刻,所有人都在討論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