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奧運會這一年里,選手需要積極地參與到大大小小的比賽當中,必須參加一場“世界杯分站賽”,必須排在世界雪聯排名前三十,必須夠50積分。包括世界杯分站賽,包括洲際賽,這些比賽都是獲得積分的關鍵。
只是國際雪聯對奧運積分有一套自己的算法,是根據比賽的規模大小,選手的實力水平,以及在那場比賽上,選手所發揮出的平均水平,在賽后進行數據統計,最終運用特殊公式進行計算后得出的分數。
“世界杯分站賽”的一個冠軍,可能一場比賽下來就可以拿到十五六分的奧運積分,但也有可能只有四五分。
“洲際杯”更少,經常會出現一個“洲際杯”的冠軍拿到的分數不足1分,最后強行湊整到1分。
但即便如此,“洲際杯”也是很多選手,必須選擇,并且競爭排名的比賽。
話再說回南非。
南非作為南半球的國家,他們的冬季就是在其他大部分國家的夏季,不能因為這些國家的氣溫和其他國家截然相反,就無視他們作為地球眾多國家之一的事實。
因而在南半球的國家落下第一朵雪花的時候,新賽季的“前置賽”就已經打響了,包括余樂才離開不久的,利智國勞恩的雪場,在八月份也會舉辦一場南美洲的“洲際杯”滑雪比賽。
南非國家,作為非洲唯一下雪的國家,也有著重要的,舉辦“洲際杯”比賽的使命。
因此,據說訓練場是人滿為患,很多“獨狼”都選擇在南非這樣的賽場競爭一些積分,還有些訓練隊,與華國訓練隊打著同樣的主意,讓隊員在夏季能滑雪,減少疲倦感,順便再參加個“洲際杯”,以戰養戰。
要不是華國隊今年得了贊助,荷包里有錢,早早的就和南非的滑雪場簽下了合同,估計到了地方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
就算是華國隊隊員,也必須住進十人一間的通鋪大屋。
“放心,我戴了耳塞,保證你們打呼嚕吵不到我。”
“還沒住過十人的屋子,雖然條件不好,但想想很帶感啊,我可以從床的這邊,翻到床的那邊。”
“我就想知道,有人放屁怎么辦屋里那味兒”
“捂被里,自己吸干凈”
“哈哈哈哈”
笑聲一直持續到漂亮的空姐走進來,溫柔地提醒他們“請勿喧嘩”,方才安靜下來。
但是關于睡十人通鋪這種事,還是給了國家隊員們很大的期待。
國家自由式滑雪隊的隊員,在過去那么多年,夏季從來沒有全員去南半球滑過雪。
當然其他滑雪項目的隊員,也沒有過。
拉扯這么大的隊伍去國外訓練,花費相當地大,要不是自由式滑雪隊今年“鳥槍換炮”,也不敢這么浪。
去沒去過的國家,就連何宇齊都興奮地加入到討論中,聊著到時候怎么分房間才好。
去年,余樂還在跳水隊的時候,自由式滑雪隊的“人丁”可以說是稀薄。
記錄在檔的有隊員總數只有23人。
男隊11人,女隊12人。
后來余樂他們來了,總數增加到29人。
男隊15人,女隊14人。
今年組建了障礙追逐項目,又加入準隊員8人,總數達到了37人。
男隊新加入5人,總人數為20人。
女隊新加入3人,總人數為17人。
其中,還有一個沒有記錄在國家隊名單里,但今年奧運說什么都要算他一個的白一鳴。
這樣一來,男生這邊兒就21人了。
再加上男教練柴明、路未方、賀川、以及另1名助教,理療師張老師和斐清河。